我记得外国人曾经很是质疑中国人的收入,北上广的房价直逼国际一线城市,而以中国人的收入折算起来根本买不起,但是房价还是一直上涨,一直能卖出去。所以很多人表示,如果有谁能解释清楚中国人的收入来源,估计能获得诺贝尔奖。当然,这样说的人对中国的国情和习惯不是特别了解,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时期、特殊的举全家之力供应子女的习惯,助推了中国特殊的消费形态。
以前是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的收入,现在恐怕连中国人自己也看不太懂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不依赖工资活着,人的收入多元化已经多元到了一定程度。
好朋友在《简书》App上写文章,围观者众。有时候文章写的好,就有读者忍不住打赏,一来二去居然过了千元。虽然不及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来的稿费多,但这稿费更让他自豪,因为这是读者自愿打的赏。有的文章被别的公众号采纳之后,也会时不时转来些读者的打赏。
还有朋友喜欢插花,先是自己玩,玩着玩着玩大扯了。因为发现仅仅自己玩不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业余时间开了插花沙龙,大家一起凑点花材钱、场地钱,慢慢竟可以盈利了。挣得不是太多,但是添置点新衣服、活得小奢侈一下还是够的。
朋友的媳妇,因为孩子小,多年没有出来工作了。最近做上了微商,每天在朋友圈里晒晒,居然收入也赶上一个小白领了。我更认识一位年薪十万的年轻人,一边工作一边做微商,做了一年多,直接辞掉工作,专业做起了微商。
朋友的画画的不错,平时上着固定的班。最近在网上招生开了绘画微课,每天晚上授课。另人惊讶的是每人收费299元,招了将近200人,具体收入烦劳您掐掐手指头算算。
还有的朋友兼职给学生补课、业余时间教舞蹈等等。这些都还不那么令人惊讶,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就是以往在我们看来必须付费的,如今也变得可以赚钱了。
我记得以前曾经出过看广告可以赚钱,现在提问就可以赚钱,读书也可以赚钱,你回答别人的问题也可以赚钱......
在类似分答这样的提问软件上,你提出问题要付费,回答者有收益 ,这是回答者也就是知识拥有者赚钱。如果有人和你有一样的问题,也听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和回答者平分1元钱,我觉得这事很颠覆但是很公平,因为有时候好问题胜过好答案,提出好问题也是一种劳动,应该获得肯定。
你还可以在《微信读书》App上通过阅读赚钱,赚的钱再去购买图书。这种方式对阅读者是极大的肯定,读书本身就可以带来收益,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
现在赚钱的方式真的越来越多元了,多到你很难分清楚这一块钱来自哪里?那一块钱来自哪里?我的感觉是记账这事变的有点困难,不过生活更有意思了。
每个人都可以出卖自己的劳动、知识来赚钱,每个人都不再仅仅依靠固定单位来赚钱。单车可以共享,人的智力、人的大脑、人的技能也开始共享,这是共享的时代,抱残守缺、守着旧的固有的观念不变,终究被淘汰!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我跟的有点费劲。未知的比已知的多太多,但是我倒不那么恐慌了。因为这么好玩,你慌什么,跟着玩就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