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尊道贵德 福泉太极宫
小年还愿谢神
按照历代民间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既是祭灶日,同时也是我们的小年(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各类年货,准备安心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也表达了国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于不少居士大德、善男信女而言,腊月二十三这天也是他们前往玄门宫观,纷纷结伴酬谢神祇的理想时间。
酬神,也叫“还愿”,素有“年头作福年尾还”的说法,意即在过去一年,我们能平安吉祥地度过每天,有赖于所拜神明的护佑,而素来有知恩图报之美德的国人会在岁末酬谢神恩,以示虔诚。酬神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冬至以后到小年谢灶的这段日子里。
还愿的主要形式
在玄门中,酬神有两个主要的形式。其一是谢太岁。这里主要指正月初八参加过赞星解太岁法会的信众,需要在酬神的日子置办些香油、纸宝、水果等供品,向太岁神拜谢祂一年来对全家人的护佑和诚心感谢祂的辛劳;
其二是祭灶神。灶神平时有监察下民的职责,每年到了腊月廿三(四),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日子,此时宫观内会举行祀灶科仪,恭送灶神(东厨司命大帝)上天陈事述职;
在民间,人们会用甘蔗、红糖、甜汤圆等供品为灶神饯行,希望灶神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来年为家里带来更多的福气。除此之外,在一些民间传统氛围浓厚的地方,还会上演酬神戏。
为何求助于神灵?
人身在世,总会面对各类吉凶、祸福、悔吝以及那些自己所不能掌控的局面、不愿身处的境遇和人事;也总有一些说不明道不白的隐形阻力与艰难坎坷等。这些往往并非人力所能抗拒、扭转。但若信众以至诚之心,勤修善法,广结善缘,念念存心,时时增培福德,再通过玄门信仰上的一些“他力”襄助又未尝不可?故对于有虔诚信仰的善信来说,求助神祇的护佑、加持以期逢凶化吉,安然度过难关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还愿的重要意义
人的吉祥如意、事业顺心和平安健康,除了自身努力、领导、亲友和老师的支持鼓励外也离不开玄门神灵冥冥之中的护佑与指引。有不少人曾在神祇面前郑重地许下某种美好的心愿,如今自己的心愿已经实现,故而回到心灵依止之所的宫观以表对神灵庇护之恩的感激之情。
每年自发性的还愿酬神活动不仅是广大信众对道教神灵的虔诚与尊重,更重要的是,这也体现了我们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历来所秉承的还愿、报恩的可贵民族精神。
如何还愿谢恩
有些信众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误认为酬神的供品最好是价格很高才能体现自己的诚意,其实这种想法是偏颇的。明代正一派著名高道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里面就有恳切阐明:“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诚则有神,其理甚著。故润溪沼址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皆可羞之鬼神,荐之上帝也。”意即,只要以真心诚心来礼神许愿,即使是最普通的野菜小花,也能成为供神的最佳祭品。
许愿须知
在许愿前宜斋戒净口,沐浴身心,择日不择日倒是其次,关键还是在其心宜诚,其心宜正。
敬信之人需在神前焚香三柱,以道教最高跪拜礼仪三叩九拜礼觐拜神明,然后双手抱拳在神前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明加持护佑以完成心愿。
至于所许之愿则可大可小,可亲可疏,不拘于形式。另外,必须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许愿,谨记:不贪求,不妄求。
注: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