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酷暑难耐,生活百无聊赖,有书万事足!今天来聊一聊最近两个月读的几本书。

1、冯唐《北京,北京》。万物生长三部曲的第三部,谁不曾血气方刚,谁不曾无所顾忌?浓重的男性荷尔蒙,活色生香的年代,澎湃莽撞的青春,还有记忆里那个秋水一样的少年。人到中年回忆总是充满遗憾,人到中年不求你都懂,如果你能懂,那就太好了!

2、杨显惠《夹边沟纪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西走廊、茫茫戈壁,几千名因言获罪的劳改犯的故事。饥寒交迫不会绝望,使人绝望的是希望的泯灭和信仰的崩塌,一个人没有尊严,没有信仰活着实在太可悲了。本书据说已经被禁,意外读到很欣喜,内容却说不出的唏嘘,但愿历史不要重演,自由不要成为奢望。

3、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的自传体小说,土耳其的文化变迁记录——折射出现代文明与不断退却的传统文化之间的斗争。想去这个城市,想去追寻拜占庭的文明,想去感受宗教与自由的冲撞,想去乘热气球飞越欧亚大桥。。。

4、谭伯牛《盛世偏多文字狱》。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另一个视角读不一样的历史,如果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读起来会时而茅塞顿开,时而莞尔一笑,时而嗤之以鼻。。。人无完人,圣贤和英雄的出现都是源于人的需要!写得妙趣横生。推荐!

5、大冰《乖,摸摸头》。属于时下的畅销小说,归于青春励志范畴,伪文青们梦想的生活,有诗,有远方,有酒,有兄弟,有歌,还有故事。。。有你我,就有江湖!那个谁,不如,带我去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对酒当歌,共享人世繁华吧!哦吼!所以偶尔中二一下也是可以调剂生活的。

6、马德庸《草原动物园》。把老佛爷的百牲园移到草原上!这脑洞除了马亲王也没有谁了!据说灵感来自他夜半一个诡异的梦,有趣的人,连梦都可以与众不同么?故事很有趣,亦真亦幻!一场信仰的遭遇战,一段成年人的童话!一次梦想照进现实的追逐!是啊,既然要做梦,不如做个大一点的吧!

7、劳伦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重读。你懂的,跳着看。劳伦斯对女人的赞美与爱慕,对男女关系的觉悟真令当前直男癌汗颜!如果只当一本情色小说来读,那就太。。。好吧,随便你!而我,想读读他的另两部《恋爱中的女人》和《儿子与情人》。

8、司汤达《红与黑》。重读。读出了高中时期感悟不出的伤感,那时盲目自信,过早的膨胀使我根本体会不出一个深度自卑的人对成功的渴望。任何年代都一样,人们只看到你的成功,谁会去管你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虚荣无处不在,欲望永无休止,鄙视于连不如反省自己。还有就是爱情的重要性对男女来说太不一样了,当然颜值的重要性对男女来说还真的一样!

9、《魏晋南北朝》。不知道听书算不算读?但是我最近真的是着迷这段大分裂时期的事啊,好想将这段教科书上一笔带过,考试也不怎么考到的历史,横向,纵向都捋一遍!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东晋十六国真是一段复杂又冷酷的时期啊。噬君,杀父,权欲,背叛,无君臣,无父子,无兄弟。。。可是才听到后燕,就被各位司马、慕容、宇文、拓拔、赫连们搞得昏头转向了。

10、王安忆《长恨歌》。正在读,有些拖沓,再不明朗就要失去耐心了,女作家是细腻,但是太多了就会显得矫情,一段感情推拉得太久,就会累得想放弃啊。也许是我一把年纪了,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权衡上。嗯,简单点,纯粹点,喜欢了,就告诉他,想他了,就去看他。
这些书风格还真的挺多元化的,这么看来我真是荤素不忌,咸淡皆宜啊。平均一周一本书的阅读速度不算快,却也还只是囫囵吞枣,幸好多数是自己书架上的书,以后还可以再读。
推荐《草原动物园》和《盛世偏多文字狱》都是能够一口气读完的书,而且,文字鲜嫩可口,内容劲道十足!当然《夹边沟纪事》如果你能找到,更好,能多感受一味酸爽苦涩!
名著嘛,之所以成为名著一定是无论什么时代都能引人深思,获得收获的,而价值的高低更取决于读者自身的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嗯,带着脑子读书才不辜负作者!
魏小河说“读书不是打卡,过分的在意数量,实在是毫无意义。读书更应该学会取舍,知道自己读书的目的,才能更从容地去阅读。”哎,我读书有目的么?显然没有。

另:这半年只新购了一本新书,珍藏版的《花间集》,各种晓风残月,香艳春思,深闺离愁,佳期难再。。。搭配上工笔花鸟鹊闹枝头,精描仕女摇扇低颦,简直精致得一塌糊涂!哎,就让此等风月无边的淫词艳画继续腐蚀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