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小伙伴找到我,说想了解一下低风险理财有什么好路子,而且还特别强调说最好是一旦要用钱当天就能取现的那种。
我想了很久一会儿,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好像只有余额宝能同时满足风险低和当天能取现的要求。所以我很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条件呢?
他们的回答是,害怕理财投资有风险,而且希望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能马上撤退,这样心头才有底。也就是说,赚钱可以,一点亏不能吃。
应该说,这并不算是一种错误想法,起码是践行了安全第一的投资第一原则,只是经常会显得过于保守,错失掉许多机会。
打个比方,就像玩扑克,如果只有拿到绝对的好牌才舍得下注,其余时候能不跟就不跟,的确是不太容易输钱,但同时也限制了自己获胜的可能性。
而从本质上讲,任何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回报,要么来自于极高的专业技巧或者其它资源,要么就是对资产暴露在风险之下的补偿。所以,适当地冒一点风险,是获得超额收益的一项必要条件。

但如果人家道理都懂,可就是想要低风险,那绝对的低风险投资存在吗?
当然是存在的,其一是国债,以国家信用作为发债的保证,可谓一等一的可信,因此长期国债的收益率通常也会被叫做无风险利率。
其二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国债逆回购,本质上是以国债等标准债券为抵押的资金短期拆借,又是国家承认和支持的合法操作,风险上当然也是极低的。
其三就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货币基金,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它主要的投资方向是银行间拆借以及金融机构的借款,虽然理论上说并不是没有风险,但从诞生到现在为止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损失事件,通常也被认为是安全的。

与它们的低风险相对应,这三者的收益率也处于大家可接触到的投资渠道中的最低档。除了国债逆回购在特定时期,比如月末、季末等市场紧张的时点,会有几天收益率十分亮眼以外,常规的年化收益水平也就在4%左右,显然难以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回到风险这个词的含义手上仔细衡量,可以发现它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金额。
对于单一的投资品种而言,损失概率的水平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比如股票投资天然就要比基金容易产生损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法来降低损失的金额,大致说来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优化。
其一是分散投资,也就是将资金投资在相关性不强的各种资产上,同一类资产也细分到多个具体的产品上,这样就不太可能同一时间所有的投资都遭受损失。
比如,我们将资金分布在股票、基金和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上,其中股票也分别由几只不同风格和不同板块构建成一套股票组合。
其二是分散投资时间,对于同一个投资品,我们也可以分为多次进行处理。
这一技巧原本是用于增强银行定期存款的灵活性,将一笔钱分12个月存入银行,一年后就可以保证每月都有一笔钱到期可用,同时整体享受定期的利息。
把这个技巧搬到P2P之类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上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大可将资金拆分为多份,每隔一定时间投资一份,这样也是每隔一个周期就有一笔钱到期可用,实现在享受长期理财利率水平的同时,拥有比较强的资金流动性。
同时,这上面说到的第二个技巧,其实也部分满足了保守型投资者希望随时有钱可用,并进一步降低风险的要求。只是从个人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天取现的超高流动性要求,实在没有太大必要。毕竟除了突发事件急着用钱,或者暴发某种大规模的负面金融事件以外,一般人并没有多少时候需要立刻抽出五位数的资金。如果是要买什么东西,或者支付什么费用,提前几天甚至几周准备是完全来得及的。而就算真有急事,靠应急账户中的紧急储备金也能支撑住第一波,起码可以拖到调集资金的时间。

总之,在理财领域中,追求绝对的安全就必须接受最低的收益,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必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要注意的是,也不是说铁头一把梭才叫承担风险。充分评估资产投资的策略,获得与所承担风险相适应的收益,才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正确姿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