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六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六

作者: 蔚海山庄三六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5-25 19:00 被阅读0次
克尔恺郭尔(1813-1855)生于哥本哈根,17岁进了哥本哈根大学。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才智,而且继承了其沉思的气质。1841年,他获得了神学硕士学位。这期间,他曾与一位女士订婚,但无果而终。那位女士似乎并不喜欢他把神学作为自己的使命。总之,他解除了婚约,完成学业之后去了柏林,当时谢林正在那里执教。从此他沉浸在神学与哲学的思辨之中,而那位曾和他订过婚的女士则明智地嫁给了别人。
克尔恺郭尔认为意志先于理性。他论证说,我们不应当把人过分科学化,处理一般性问题的科学只能从外部触及事物。在克尔恺郭尔看来,伦理学理论太倾向于理性主义,以至于不容许人们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些理论从来没有充分恰当地评价过个人道德行为的具体特征。
按照克尔恺郭尔的看法,宗教是一个存在性思维的问题,因为它来自灵魂的内部。按照克尔恺郭尔的看法,宗教是一个存在性思维的问题,因为它来自灵魂的内部。他否定经院哲学自以为是的理性主义神学,认为上帝的存在应该通过存在性方式来把握。在本质范围内,无论有多少论证,也不可能确立上帝的存在。因此,如前面所说,克尔恺郭尔将信仰与理性割裂开来。
对于那些相信(神的)启示的人来说,“信仰源于谬论”是一句古老而流行的格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许是对的。如果你想行使你的信仰自由,那么你也可能紧紧抓住某个不同寻常的东西。
必须记住的是,就像估计过高一样,过低地看待理性也是危险的。黑格尔对理性的评价太高,以至于出现了“理性能够产生宇宙”的错误。克尔恺郭尔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他坚持认为理性无助于我们把握具体事物,而只有具体事物才真正值得去认知。这种观点否定了科学的全部价值,它与浪漫主义原则是协调一致的。

相关文章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六

    克尔恺郭尔(1813-1855)生于哥本哈根,17岁进了哥本哈根大学。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才智,而且继承了其沉思的气...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一

    约翰·洛克(1632-1704)自小接受了严格的清教徒式教育,洛克学说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宽容。1646年,他前往威...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五

    黑格尔(1770-1831)出生于斯图加特,他和谢林同时就读于图宾根大学。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获得了它最...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七

    摩尔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名声完全得益于一本名为《乌托邦》的政治空想书籍。 一位水手遭遇船只遇难后,在岛屿(乌托邦)...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六

    “如果探讨的自由得不到保障,那么印刷术的发明是否算一件好事就值得怀疑了,因为谬论和真理同样易于印刷和传播。如果个人...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三

    在18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反对理性主义思想家冷静、超然、客观的态度,逐渐转化成了对情感的崇尚。 自霍布斯起,理性...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

    自由主义态度的主要特征就是对个人主义的尊重,新教神学早就强调了教会在良心问题上享有立法权是不恰当的。同样,个人主义...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二

    乔治·贝克莱(1685-1753)于1685年出生于爱尔兰,是盎格鲁—爱尔兰人的后裔。 贝克莱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被...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四

    心灵所提供的理性使经验形成了知识。康德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把理性的普遍概念称为范畴。 他把原则上独立于经验的知...

  • 读《哲学简史》札记之九

    生性内向的斯宾诺莎就完全隐遁起来,在由朋友组成的小圈子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以打磨镜子为生,并沉浸在哲学沉思之中。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哲学简史》札记之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qy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