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完成60天国学打卡,博学与自律双丰收
关键词:“自爱”“率性”
《中庸》的主题就是“自爱自强”。
《中庸》开篇就强调,人活着就要自爱。第一句话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老天爷赋予我们人类一些独特的天性、独特的本性,那么,人类应当把它发挥出来;这就好像老虎生下来知道去捕食似的,人把自己的本性发挥出来,就是人生之路,人生之道,这叫做“率性”。
但自爱、自尊的心理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导引,就会扭曲成为特别好面子。好面子文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自尊心的体现,但是这种自尊心没有被正确的引导,虚荣心、好胜心、自卑心都来了,狂妄、虚伪、做作就成了常态。
好面子的人不是自尊心错了,而是对自己的自尊心不进行引导任由泛滥,或者错误地引导,就成了庸庸碌碌的俗人。庸庸碌碌的俗人并不是就等于错误的人生,而是灵魂失去了进步的空间
因此,“率性”不等于“任性”,不是做了“率性”这事就自然对,我们不能任由潜意识随便指挥自己的人生。“任性”的人生是事实上的对灵魂不负责任,任性可不是追求幸福。
慎独地率性,才能一生可持续性地强大,这不是外在的强,而是灵魂的成长和强大,是真正的强,这叫做中庸人生。“中庸”才是正确的生命主旋律。
自尊在古代叫做“知耻”,就是要有耻辱心。《中庸》中说:“知耻而后勇”,一个人可以笨、可以傻、可以低贱、可以落后、可以穷困、可以潦倒,但是不可以不自尊、不自爱。
“生命的自强不息”可谓《中庸》的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