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发烧了,不记得第几次熬夜推拿喂水测体温了。孩子从小体质偏弱。距离上次感冒发烧才半个月,这次是中秋返校后开始生病的,实际上放假的时候已经埋下了隐患。只是我这个后知后觉的妈没意识到。
那天临睡前看他身体有点发烫,看上去精神挺好,心里一咯噔,不会是发烧了吧。
一测,果然中招,已经烧到38℃了。我这个大意的娘,大概白天就开始发烧了。
孩子回来还很开心地告诉我,今天他光盘了,不仅把老师盛的饭吃光了,自己还去盛了一碗。我心里又一咯噔,先前的积食还没完全消呢,他这么一吃,准要出问题。
所以心里“一咯噔”的小心思都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下的。孩子确确实实发烧了,而且从傍晚监测到的38℃飙到夜里38.7℃,期间各种降温技能轮番上阵,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脾胃,板门,揉腹,按摩涌泉穴,物理降温,穴位灸用起来。看他浑身烫起来了,又拉扯起来哄着喝水,测体温。
一夜无眠,好在体温没有再窜,波动在37.7-38.5之前,说明体内的病菌还在紧锣密布地复制,在工作。
经过一夜的发烧,孩子的状态明显没有前天好,开始说喉咙痛。我这小心脏又是一咯噔,大概是扁桃体发炎了。
果断去了儿童医院,经过一番的排队等候,医生问诊,抽血化验,确定是病毒感染混合细菌感染,扁桃体反应就是又红又肿,所以吃东西才觉出疼痛。
这下,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细菌病毒战斗。说实话,我真的很怕孩子发烧生病,各种担心,各种不眠不休。生病中的孩子情绪又比较大,各种哄……
我之所以写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国庆7天小长假即将到来,我们一定要管好孩子的嘴,督促孩子不要玩疯,玩到身体透支。
追根溯源,这次孩子发烧,主要责任还是在我这个当妈的。
首先,孩子贪嘴,我没有及时阻止。聚餐了两次,每次还都是晚上,孩子看着美食垂涎欲滴。扛不住周围亲戚朋友的“吃点没事的”美意,吃一点,再吃一点,一不小心吃得消化不良。
虽然当晚给他服用了健胃消食片和益生菌,还是挡不住第二天又厚又白的舌苔和醒来满嘴的臭味,明显是食滞。
其次,节假日亲戚朋友难得相聚。小朋友之间碰面更是惺惺相惜,连正常的午休都自动消除,你追我赶,跑来跳去。作息一下子混乱,夜里睡觉兴奋地乱蹬,一不小心还尿床磨牙。
最后一点,我在明知道第二天要去幼儿园的情况下,前一天还带他出去玩,这次是去海边玩沙了。虽然小朋友玩得很嗨,但是体力明显透支。虽然初秋的气温适宜,玩了一个多小时也不算久,但是午休时间又被“偶尔一次不要紧”的理由挤掉了。
孩子在回来的路上立马睡着,显然是累坏了。早上出门满格的电,此时已经消耗殆尽。问题是第二天还要上学,我家孩子体质差,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疾病就乘虚而入了。
所以遇到节假日,我们还是要好好规划出游和聚会的时间。让孩子朗逸结合,不能放纵吃喝,也不能任其疯玩,该介入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旁人的三言两语怎能与孩子的健康相比。
另外家中要常备促进消化的药片,一旦不小心吃过了头,马上用上。在孩子临近上学的时期,一定要给他时间恢复体力,好好休息,最好不要在上学前一天还出去疯玩。
其实不光孩子,大人也是。节假日综合症大概就是这么来的。我这个后知后觉的妈从孩子生病中多了一点点血的教训。只要我们用点脑,上点心,完全可以当知当觉,甚至先知先觉。
齐悦梦想社群第十六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