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几次,在全体党员微信群(想不到还有这种群吧?)里,L女士放飞自我了。
她说道:“郑成功几天没睡好觉了,他靠在窗前,眼望着大海……”“过去世所造的诸恶业为因,今世冤亲讨债为果……”
在一众重温入党誓词和交流学习党章心得的发言中,L女士说的太不合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了。群主只恨为什么不能把她给踢出去,所有人都选择性地漠视了她,微信群里这样,现实生活中也这样。
还有,一同事和我抱怨,总是能收到C同志半夜发来的微信,谈工作不像谈工作,聊学习也不是真学习,总之不知所云,又不敢直接说C同志精神有点问题,反倒影响到他的情绪和生活了。
为了什么?大家能想到的原因,L女士此前受过严重的情感创伤,C同志又在仕途上不得志。不知怎地,自己没调节好,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也许,很多单位里都有一两个这样的同事,思考和行为总是和大家不一样,又说不出啥具体的症状。查了查,算抑郁症吗?象得不明显,且叫类抑郁吧。(完全是便于自我理解。)
任何人都会有抑郁的时候,悲伤、苦恼、沮丧,总之就是不开心。但持续时间太长,或者时时感到情绪低落,这种持久而严重的不开心,就有可能是病态的前兆。C同志因升职未果,从愤愤不平到工作无法集中精神,再到现在经常整夜不眠,也走过了好几年的时间。这中间她去念了一个在职博士,这应该算得上一种自我修复的行为了,但现在看来收效不大。我和她也是说得上话的朋友,劝她,何必在意那种权轻责重且毫无施展余地的职务?她没听进去。那眼中的光芒,刺得我睁不开眼。
我觉得,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太想让别人承认自己,太想在同一批次的人中间走到前列,变成了一种执念,真可怕。这不是简单的“害怕失败”,而是极度不适应周围环境所造成的。这种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值得花力气去适应吗?未必。参加工作不少年了,对所处的体制,不能说没有怀疑动摇的时候,哪怕现下这一刻。这体制有严苛、呆板的一面,又等级森严、效率不高。对于C同志这样的不能深刻理解职与责关系、不能正确看待单位用人制度的人来说,这体制和环境把她逼成了类抑郁,说得通。
但走出来,还是要靠自己。我拜托你,想想可爱的女儿不行啊?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记着有一个整天不开心,总是不能陪她入睡的妈妈,这对她好吗?想想老公,人家忙一天了,回家还吃不上一口老婆烧的饭,也聊不上几句,即使聊也都是抱怨单位里那点儿破事,这老婆娶来干嘛的?想想你自己,名牌大学毕业,马上博士也快毕业了,挺成功的了!当上那个处长,成天累得象条狗,钱也不比你多几块,有啥可稀罕的?有这个空半夜组织语言发微信,不如白天花点时间写个一千字。
妹儿,咱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