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这个月,学生自杀事件就不停占据着公众的话题榜,除了对鲜活生命轻易逝去的叹惋,更多的是忧心——我们每天嘘寒问暖培养出来的孩子,竟比曾经奉行“棍棒”教育养育出来的孩子更不留恋人世间的美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刚准备探索世界的希望们可以谈笑“自杀”而自若?
“死去就是解脱”吗
想要解脱,不想再陷在漩涡之中并不是说孩子多不坚强,而是害怕周围的眼光,过分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在他们眼中,自杀就可以不用再理会他人的闲言碎语,不用活在“宾我”之中。是缺乏自信吗?是也不是,如果一个自信的人选择自杀,那一定是原本优秀的他周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不得不面对周围环境的指指点点。
中学生心智正在成长,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无外乎都是来源于周围人,不管他是否自信,我们都需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对世界而言,你没有那么重要,他们暂时不会关注你,因为世界很大,真正关心独立个人发展的不外乎都是家人,最亲近的人,其他人的意见不会影响你是谁”。在外人眼里,本人很自信,但事实上自己却受不了打击,受了打击的我就像是立马缩进壳里的乌龟,要消沉好久。但是本人的母亲就会说出上面更打击我的话,细细品味之下,是上面的话让我有了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渺小,看到可以改正的机会。
自杀不是解脱,是斩断自己前进的路。
“自杀是脆弱”吗?
看到自杀的人,我们都说他们脆弱,可谁没有脆弱的时候呢?当你内心无比伤心时,任何一句批评任谁都轻易受不住吧。近年来,心理专家发现,儿童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甚至连抑郁症都开始年轻化。这种长在精神深层的“癌症”人们只听过,却难以察觉。父母都不可避免的认为,在学校上学的学生是最幸福的,没有生活压力,只要学一学习完成任务,其他时间都是闲暇的。
至今,回首校园生活,有多少人不愿意再重来一次?虽然本人没有什么大事件,但也不想回去。学生之间的关系太难搞了,安心学习的人都是沉默不语,仿佛抽掉了七情六欲的人。
家长不能够亲自上手,帮孩子处理学校里的同学关系,但能做的是处理好家庭关系。就本人多年不成数据的观察,家庭关系和谐的人,更能和积极向上的人做朋友,维持关系的时间也更长久。因为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里面的语气,表情,内涵都会被孩子不自然地应用到和其他人的说话中。
孩子们,我们希望你们活着,不是为了让世界打击你,折磨你。你在外拼搏的父母,在多年后一定会眼里噙着泪花跟你说他们所受得累吃的苦。你守在身边的亲人多年后言语里都是对当年放弃大展宏图机会的怅然。他们会后悔,但不会怪你。
孩子们,你们看似初中,高中。是个要长大的人了,但社会变化太快,父母的学生生涯远没有你们的复杂。很多家长要二十多岁经历的关系情感,你们也比他们早十年了解了。
孩子们,多张口与家人说说话,说不出来的可以写日记——父母一定会看的。不是为了满足什么好奇心,只是找不到更深入了解你们的途径。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找一些原因,找一些方法,一些乐子让自己释然。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