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胥永强
偶然的一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美好和幸福的秘密,它带给我无数开心和快乐。
现在回忆起儿时掏麻雀、捕鸟、用弹弓打鸟的那些曾经最幸福的事,心中已没有任何快乐,反而是越来越多的愧疚。
记得我五岁左右的时候,有一天和哥哥拿着带刺的花椒枝在后院掏麻雀。那时,我家后院东北角,有个很大的土窖,现在已记不清是存放洋芋还是树叶的。土窖的壁岩上有个小洞,里面有一窝麻雀。
那是个阴天,父亲在院子朝阳的小磨坊里推磨。记得父亲把几根小木棍插入磨眼里,粮食进入磨眼。磨盘转动时发出隆隆的响声,面粉均匀地从两个磨盘中间的石缝中落到磨台上。
后院里,我和哥哥在开心地掏麻雀,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在围观。不一会儿,他用花椒枝拉出来一些鸟窝的稻草,接着拉出来一些动物的小羽毛。不久,随着花椒枝的拉动,一窝麻雀全部被掏出来了。那是一窝即将引窝飞走的麻雀,记得那些小麻雀娇嫩的、黄黄的小嘴唇真是可爱极了,足足有四五只。当时掏到麻雀后,我在第一时间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
当时我们真的太不懂事了,后来关于这些麻雀的事记不清晰了,早已消失在岁月中。
小时候,我也在我家院子的门洞里掏到过成年麻雀和麻雀蛋,我们兄弟也曾经用棍子和竹盘子支过麻雀,但没成功过。我也在很小的时候挪过一个小鸟窝,记得挪三次鸟窝后,未成年的小鸟会被老鸟全部亲自杀死,扔出巢外。我也目睹过一个隔壁村的小学同学把掏到的麻雀蛋带到学校教室里,捉弄别人摔碎的画面,也听说过有人吃麻雀肉的事。我从来没有吃过麻雀。
有一件事,现在回忆起来非常后悔。
我家院子朝阳的房檐下,有几年一直会繁殖一窝燕子。有一次家里人都不在家,那是燕子即将引窝离开的季节。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想亲眼近距离观察观察可爱的小燕子。一个人踩着梯子爬上去,伸出手轻轻地靠近燕子窝时,有两只小燕子受到惊吓突然飞出了窝。它们的翅膀还没有完全成熟,落在院子的铁丝上。我很想把它们重新送回窝里,但是它们怕我靠近。心里一直非常担心它们如何才能安全回到窝里呢。下午必须去学校,我就上学去了。到晚上回家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可爱的小燕子已经全部平安地回到窝里了。终于松了口气,顿时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们全家人都去磨面,回来时晚上八九点了。一打开院里的照明灯,当时的现象让人一惊:整个房檐下曾经挂过玉米的几根很长的粗铁丝上白花花的一片,仔细一看全部是燕子,大概有数百只,在开灯的瞬间燕子受到惊吓铁丝明显晃动,我们全家人当时很担心燕子会因灯光刺激马上飞走,后来发现这担心是多余的,燕子在开灯时晃动了一下,然后非常安静地休息,第二天起床后发现燕子都没有了,是半夜飞走的。
动物里,我不喜欢狗,可能与狗咬人事件频发有关。像小兔子、猫等性情温和的动物也是比较喜欢的,但是我也不会过度地亲近它们。鸟类中,我不喜欢喜鹊和乌鸦、猫头鹰等,还有一种鸟我也很不喜欢,俗称夜个子,学名叫噪鹃,它的叫声听起来像“咕咕秒,咕咕秒……”甘肃人认为这种鸟很不吉利,听到它站在外面的树枝上不停地鸣叫时,有的人会拿着厨房里的火棍去驱赶它。噪鹃是一种很厉害的鸟类,它经常站在大树顶部的茂密树叶间鸣叫,人们经常听到它的声音,却很难见其身。据说这种狡猾的鸟每到繁殖时,会把其他鸟从巢里驱赶离开后,把其他鸟的蛋扔掉,自己把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里,让其他鸟代自己孵化幼子。小时候,我也清晰地记得,我们村在岳山里播种了很多玉米,都是塑料膜种的玉米。当玉米刚刚长出绿色新苗的时候,成群结队的乌鸦经常吃玉米嫩叶。我们村的左邻右舍每天会轮流去五方地里的崖边上去驱赶乌鸦。玉米地里站立着草人或插个旗,也会用喊声、口哨或扔土疙瘩的方式进行驱赶乌鸦。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非常喜欢燕子,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自家房檐下的燕子,水泉边啄泥的燕子,空中极速飞翔、拐弯、扑捉蝇蚊的燕子、视频图画里的燕子……都令人喜爱。那轻盈的剪刀似的尾巴、洁白的腹部、黝黑、俏丽的背影,让人感到无比快乐、自由和幸福。它们像天使一般在天空飞翔,与人为邻,扑捉害虫。燕子可能是最令人喜爱的鸟类了。
现代社会的人,时刻在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忙碌,很难静下心来去亲近大自然,去享受农村和城市郊区的静谧与新鲜空气、去聆听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享受云雀、百灵、画眉、金丝雀、夜莺等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山水旷野、田园风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草蔬树木等成了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时间和条件去游山玩水、田园漫步、与动植物接近。
每天黎明,聆听悦耳动听的鸟叫声,也的确是一件幸福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