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我与同事们开启了夏日之旅,目标----广西。
广西的风光,当然首推桂林。桂林美景,首推阳朔。"桂林山水甲天下",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中国人,更是不在话下。我作为广西的近邻----重庆人,就更更不在话下了。小学课本里,那篇关于桂林山水的课文,将桂林的山水,描摹得栩栩如生。那如诗如画的景色,让我魂牵梦萦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至今还记得作者“如在画中游”的感受。这次,我们的飞机,腾云驾雾,直取桂林,我们的心中都有那么一丝丝小激动。飞机刚触及到广西的云彩,我就迫不急待地向窗外张望。其实,这种想先睹为快的念头,并非我一个人的专利,因为许多同伴们几乎同时做出了与我相同的举动。
我们很幸运,这天晴空万里,除了时不时的飘过几团巨型棉花糖之外,机窗外一片澄澈,天地大观,尽收眼底。连绵起伏的山峦,隐没天际,盘曲纤细的江河,宛如银蛇,大大小小的湖泊,恰似翡翠,嵌于奔腾的群峰之间,衬托出动静和谐的奇妙效果,令人赞叹。将到桂林上空时,棉花糖渐渐多了起来,有的还似乎放了其他的佐料,颜色不再洁白,有点黑乎乎的了。有人说:“看样子,桂林刚刚下过雨。”但是,在隐隐约约中,我的眼前也突然一亮。因为,此时此刻所见到的山,与先前的完全不同。大大小小的山包,看起像包子似的,很是可爱。看得人们感叹不已。
等下了飞机,坐上汽车,这些山更令人眼前一亮。每一座山几乎都是独立的,山脚即是一马平川,一点起伏过度都没有,像是从地上突然冒出来的,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如果将其缩小,就像是平整的画纸上,放上了可爱的小假山。见到这些,我立刻想到李白的那句“山从人面起”的诗句,拿来形容这里的山,再恰当不过了。山的形状也很特别,多数底部大,顶端小,像石匠师傅的墨锥,又像小孩子玩的驼骆倒转过来。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巨人,你完全可能将这些拔地而起的小山,看作是新生的竹笋。当然,随着行程的增加,山的形状也多起来。虽然形态万千,但锥形山体还是主流,给人的印象也最深刻。这也是桂林的山与别处相比最本质的区别。说也奇怪,这里的山,几乎全是岩石,泥土很少。没有参天大树来武装她们,她们穿的衣服都是些低矮的植物,就像时下城里美女穿的夏装,虽然露着肌肤,却并不给人难受的感觉,相反,她们看起来是那样的和谐,像是充满活力的少女,优雅而圣洁。我们走一路赞一路,看一山赞一山。啧啧之声不绝于耳。
我一边目不暇接地看着,一边想着,觉得陈淼真的没有骗我,“如在画中游”,这里的山,当得起这样的美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