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热度已过,如果来第二波,应该还是不错的,毕竟第一波好评如潮。
前面说过,一说架空历史,无形中占尽优势,再加上穿越、武打、爱情、谍战。连锦衣卫这种明朝的机构也出现了,还直接就用了沈重的名字,懒得改。
猫腻的地方各种心思,犯嫌、犯贱、范思哲,最后一个连品牌也被恶搞了。
穿越的优势是后面的文采尽可以为前所用,唐诗宋词尽著风流,全然不顾既然刊行,怎么会不流传于后世的破绽,这是穿越剧的好处,索性破绽大,等于摆明态度,我强行立了前提,你怎么办吧?譬如“昔时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说的是南北朝之前的三国北魏曹植,这里也说是未见之事。就是故意买个破绽,坐实架空之境。思虑不为不全。
南庆,更是虚拟,南朝之于北朝,碍于疆域、气候,除了少数时代,不强于野战为多数,尤其到了北周北齐之际,依次退至长江以南,最终江淮一带尽失,还谈什么以武立国,猫腻同志行文至此,想来窃笑,骨子充满了不屑。
写北齐,其实也是透着猫腻的,北齐是出过历史上最神经质的皇帝的,而且不是一两个,更要命的是出过神奇太后的,不但不顾皇后、太后之尊,秽乱宫廷,甚至灭国之际沦为底层,因为生计,直接下海,这已经甚为传奇,为历代罕见,更叹为观止的是,下海就下海,还带着昔日皇后的儿媳妇,更更神奇的是,洋洋自得,说出“为后不如为娼,更有乐趣。”看电视里道貌岸然,雍容华贵,真是令人捧腹。这大概也是猫腻之一。
极其佩服猫腻兄,读史到这个程度,就把书读通了,别人看情节曲折,勾心斗角。实际是,都不是好人,杀人放火、杀人灭口、杀人未遂。猫兄一定是冷笑了。
中国的小说,历来有此妙用,既有《水浒》,也有《荡寇志》,看的人总是看看而已。
写的人才是别有心机,呈现的文章之下,还有一番心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