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感觉时间都越来越稀缺,总是不够用,但是每到晚上回想一天做过的事情,好像并没有做很多出彩的事情。那一天的时间都去哪了?它到底是怎么流失的?我又该如何去把握住时间,将每天的时间尽可能的最大化高效化?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找到了这本书。本书分为七大章,分别为序章加其他六大章。序章讲述的是四大原则,而其他六章则注重讲方法论。下面我将每章节的一些知识做了一些概括总结,分别如下:
序章 作者在序章写到:“我所主张的时间管理术,是将人从‘忙碌中解放出来的办法’”,这也是我阅读此书的初衷。其中第一个原则:以“专注力”为中心对时间分配进行思考。作者将工作分为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专注性工作”就是在大脑专注度高的时间段里工作,比如“早上起床后的2-3小时”“下班前的一段时间”“工作截止日的前一天”。“非专注性工作”应该放在大脑专注力下降的时间段里工作。上午的时间价值是晚上时间价值的四倍。第二原则:“‘重启’专注力创造出时间”。指出在感到疲劳之前及时休息,就可以提高专注力,并且有氧运动对头脑非常好。第三原则:“掌握美国式的工作效率”。要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可以将人们从长时间劳动中解放出来。第四原则:“要花时间进行‘自我投资’”。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进行“自我投资”,“主动性娱乐”和“享受人生”。指出通过自我投资获得自我成长,创造出自由时间再用于自我投资......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无限上升循环,这也是我一直赞同的一点。
第一章:最大限度发挥大脑机能,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作者指出人高度专注的状态只能持续15分钟,不会超过20分钟,我们不能违背身体的规律,应该顺势而为。首先指出心中的杂念会影响我们提高专注力,我们应该将杂念排除,比如:把心里惦记的事情全都写出来,头脑中产出的杂念把它写出来之后就会忘了;为自己营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这一些我试过对我自己来说是十分受用的,确实对提升专注力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然后指出将时间“可视化”,能够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紧迫感”,即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就可以让我们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二章:充分利用好早上的大好时光,因为那是大脑的黄金时间 晚上的睡眠是大脑休息、对大脑进行整理的时间,早晨起床后的大脑最为清醒。人在一天中专注度最高的时间段是早上6点到7点,之后会开始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这段黄金时间做一些高强度的工作,比如写作,学习外语等,但切勿把早上起床的时间用来查看邮件,那就把黄金时间给浪费了。当时看到这的时候,回想起自己每天早上起床的模样,就是看微信QQ信息,可见当时浪费了多大的宝贵时间。然后作者指出早上起床昏昏沉沉的可以花5分钟时间冲淋浴用来激活大脑的交感神经,晒阳光有助于分泌血清素,这是一种控制我们睡眠和清醒的神经递质,它掌管着我们的睡眠和清醒。其次,有节奏的运动和咀嚼都有助于我们分泌血清素。早晨绝不可以看电视,会把我们大脑的黄金时间完全打乱,电视节目就像一场“信息风暴”,会想我们大脑中塞进很多有用、无用的东西,让我们专注力荡然无存。最后指出每天早上应该制作“TO DO清单”,对自己一天的工作时间进行规划,把那些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工作尽量安排在上午优先完成。
第三章:把白天时间用到极致的午后重启术 外出吃午餐,有助于提高我们血清素的活力,一旦血清素分泌不足或活力下降的话,人就会焦躁不安,容易发怒,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更换工作场所,能让海马体活跃,增强记忆力。墨守成规,总是按照老规矩办事,虽然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但不会使大脑受到新的刺激,不利于激发乙酰胆碱,及不利于激发创新和灵感,因此外出就餐还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午间小睡可以改善注意力、记忆力,但同时指出午睡超过30分钟,对恢复大脑机能的效果会变差,超过一个小时,甚至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午睡前适当喝点咖啡或茶水,有助于提前醒来。然后早上提出的不需专注力高的工作就可以放到下午做,可以帮助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休息时最好不要玩手机,人类的大脑处理视觉信息,会占用90%的技能,不停闪烁的手机光会使脑子持续兴奋而得不到休息。5分钟的小睡,有助于改善困意。限制时间,养成高效率工作,按时回家的习惯。
第四章:把夜晚时间利用到极致的运动&睡眠重启术 运动是最好的创造时间的方法,越是时间不够的人,越应该抽出时间来运动。傍晚运动最好,但要注意上床前3个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对睡眠造成不利的影响。运动后冲个淋浴或泡个澡,可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坚持运动还能让我们大脑内的神经元网络越来越细密,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次,不要让压力和疲惫过夜,精神压力,决不能带到第二天去,必须当天处理完。晚上与家人进行多交流,人与人交流的时候,脑下垂体会分泌“后叶催产素”,会使人感受到“爱和被爱的感觉”。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做爱和接吻。千万不要把工作带回家,一旦开了头,就一发不可收拾。睡前的生活习惯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时间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是恢复专注力、高效工作的必要条件。睡前两小时适宜享受放松,不可吃东西,空腹有助于分泌生长激素,消除疲劳。睡前15分钟的记忆是一天中最牢固的记忆,此时不宜向大脑输入多余的信息,例如看电视。睡觉前的思考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因此在睡前多思考有趣快乐的事情,有助于积极向上。最后,尤其指出周末时间的利用。周末睡懒觉会降低大脑的机能,如果平时睡眠不足,周末睡得再多,人的大脑机能也无法得到恢复。相反,每天有规律的生活,起床和睡觉的时间基本固定,每天晚上都睡充足,才是最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周末应该做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情,借此来恢复身体、恢复大脑,将“语言、理论脑”与“感觉、艺术脑”进行切换。
第五章:把工作时间利用到极致的创造时间工作术 尊重、珍惜别人的时间,提前30分钟,不让别人等待,按照预定的时间办事,结果会获得好几倍的回报,既获得别人对我们的信任,也会将为别人省下的时间反馈到我们自己身上。“2分钟之内可以完成的工作”一定不要往后拖延,立即解决掉,其次当机立断,不要拖延,实在无法决断的事情,放到今后再做,但要明确具体的时间。立即就预约,可以瞬间弄清对方的意图,避免时间上等待的浪费。和善于把握现在的人一起工作,工作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最后,人脑无法同时处理两项任务,避免“一边一边工作”。但如果同时做的那件事非常简单机械,倒不会影响另一件事,比如乘地铁时可以看书。设定具体目标,增强实现目标的动机,提高专注力。读书一定要有输入也要有输出,勤于思考。
第六章:把自由时间利用到极致的自我投资&自我更新术 自由时间不要用于投入工作用于投资自己的专长,指工作中需要的主要能力。花时间投资自己在工作中的专长,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然后才能把创造出的时间用于学习其他的能力。多读书,可以锻炼专注力,体验到“心流”。主动性娱乐可以提高专注力的一种训练,比如看书,可以促进人的成长,而被动性娱乐则没有,比如看娱乐节目。把输入变成一种习惯,那么被动性娱乐也会转化为主定性娱乐,使人得到飞快的成长。工作中的专注力和玩乐中的专注力,从性质上来说其实是一致的。人在白天专注工作,晚上就应该享受人生,缓解压力、恢复精力。最后,要了解自己最快乐的瞬间是什么时候,并不断增加这样的瞬间,人生就会越来越幸福。“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而真实存在的只有“现在”。未来,是由无数个现在连接起来的,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在,珍惜当下。一张一弛的生活节奏,对于享受生活是极好的。
最后感谢桦泽先生,即本书的作者,里面的许多观点让人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