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学期开始,新教育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新教育开展后师生读书、写作的时间多了,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却少了。我总感觉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总有干不完的事。最近几天,我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把丢掉的时间找回来呢?让老师既能有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岂不两全其美?
灵光一闪,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一个勤劳的母亲只能培养出一个懒惰的孩子;一个懒惰的母亲却能培养出一个勤劳的孩子。我仔细想想,觉得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何不在学生身上试试?
我决定拿作文课试试,因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批改作业要花去老师大量的时间,令人苦恼的是――这是一件单调的非创造性的劳动。作文课按课表安排是两节完成。我是这么安排的:用十分钟的时间讲解本次作文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四十分钟的完成写作练习,还有三十分钟,由组长安排批改及订正作业中的问题。一本作业由三个人(其中必须有一个是组长或副组长,因为他们是本组内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各自独自立完成批改,找出文章中的问题并做上标记,三人都看完后进行合议,合议之后给一个评价,写到作文下面。这样,同学们可以在找别人毛病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写作时尽量减少这类问题,互相取长补短。同学们批过作业之后,老师再批作业的时候就会感觉轻松多了,也为老师批作业节省了一些时间。
打造高效课堂是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尽管这个任务很艰巨,我相信只要有参与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实现高效课堂指日可待,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就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