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各种饭局接踵而来。日常的“饭”与高深的“局”的组合,是大快朵颐多呢?还是感受情势和处境多呢?
追本溯源,不难发现“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

不妨回看一下那些名垂青史的饭局:
“煮酒论英雄” 有人吹牛、有人装傻
这场饭局大家都熟悉,桌上两人,曹操与刘备。吹牛的人真挺牛的,装傻的人却不傻。不过从组织者的目的来说,却是一个失败的饭局,吹牛的人被装傻的人成功蒙蔽。
“天下英雄为我与刘使君耳。”曹操说。
刘备筷子落地,被这句话吓得。恰逢天上一声惊雷,谎称自己因雷声吓落筷子。
乾隆帝“千叟宴” 撑足面子 填饱肚子
千叟宴以乾隆五十年为最盛,规模空前,大约有3000多名老人,从皇亲国戚、到前朝老臣、到民间老人。这场宴会参加下来,既满足了自己的面子又给足了皇帝面子,况且满汉全席可不是谁都能吃的起的。
“杯酒释兵权” 一场饭局 就坡下驴
这场饭局在历史上至关重要,也奠定了大宋朝一个基本国策:重文轻武。赵匡胤自己被“黄袍加身”,江山如此易得,自是担心众武将拥兵自重,同样被迫黄袍加身,如果继续以武治武,总是会回到老路,赵匡胤从自己下手,以文治武,所以宋朝是最会算账的王朝了,一场饭局总比军费便宜许多。
“群英会”蒋干中计 饭桌上那些话你都信了,你就傻了
史上最坑人的饭局,没有之一。
一出戏,惶惶然若众人皆醉,然而有人真醒,有人醒着却是醉了。
赤壁大战前夕,周瑜闻蒋干来访,大摆筵席,并禁止在席间谈论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只是在座上觥筹交错,大笑畅饮。接着,周瑜领蒋干参观了东吴军营的精兵强将。饮至天晚,周瑜装醉。蒋干偷听、并盗书,害曹操杀了蔡瑁张允,接连中计,导致赤壁大败。可谓一场饭局,导致历史被改写。
“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实力在,只为饮酒而来
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自带光环,实力见证。
你的饭局将至,不想去,不敢不去?
领导请客,大宴员工,这个面不能不给!
同学聚会,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不去恐遭人猜疑,富贵相忘?亦或者不敢露面?
知己相约,多个朋友多条路,席间神吃海喝,许是可以多些谈资,有些门路,承接未来发展?
只是年年如是,一场不落,没见自己有什么长进,疑虑中暗暗思忖:我缺少的,那些饭局能给我吗?如果不能,谁能?
1、打铁还需自身硬,用框架式思维打造自己的个人IP
说起来什么都知道一些,深究起来什么都拿不上台面,典型的需要精进。给自己搭一个框架,会什么不会什么,分门别类写出来,精通的、粗略懂得、只知一二的、好奇的、不懂的、写在那里,每天对着它精进,自然精通的内容成了专家、粗略的成了精通、好奇的学会了,相信人生仅此而已:爱你所爱,学你所想。
用时间轴为框架,梳理过去、正视现在、还可以规划未来。
用空间轴为框架,在一个领域,分门别类,专业知识、训练方法、演示技巧、逐一细化,分项打造,起到了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作用,让看上去不能实现的大目标成了一个个垫垫脚就能够到的小目标,有希望、有追求,这样的人生不是你想要的吗?
如此一来,即使饮中八仙宴不去何妨?去又何妨?
2、饭局给不了你的,复利式思维给你
给大家看个事例:
只是一个分享,引出了后来无数个复利操作,不得不佩服。

这就是复利思维,有了这个思维,还担心错过饭局,自己人生断裂吗?找到复利思维的核心精髓,人生就有无限可能,相信你的脑洞比我大。
不去饭局,可以陪家人聊天、游戏、逛街、看电影,增进感情;可以读书、学习、完成内容精进;出游、出行、打卡未知,释放探索精神。
发了朋友圈可以打造人设:暖男、有趣、有料、爱生活、打造可信、可靠、有内涵的形象;写出来可以让更多人学习和感悟,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帮助更多人。
如此一来,不用“煮酒论英雄”,你自是充实而丰满的英雄;如此有实力的员工,领导巴不得“杯酒委重任”呢,如何舍得“释兵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