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想是真实的还是物质是真实的?

思想是真实的还是物质是真实的?

作者: 17b5769f0a67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0:49 被阅读316次

黑格尔而在他的《逻辑学》里,绝对理念是第一性的,是真实的,现实存在的,是多变得不真实的。

那么什么是绝对理念?

理念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他说我。各种各样,现实存在的桌子都是不真实的,只有对于桌子的理念才是真实的。因为各种有型的桌子都是易逝的,唯有桌子的理念不会消失。

到黑格尔这里发展了理念论,他认为存在的东西分为三个阶段:有、本质、概念。

有就是事物的表象加上事物的本质,即表象与本质的统一。

桌子的有,就是桌子的现象,加上桌子的本质。

本质就是事物中不变的存在,决定事物的性质。

本质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反思。

‘‘有’’由本质过渡到概念。

概念是“有”和本质的统一一,是他们的结果。

我觉得概念书人们在“有”和本质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事物的认识。不过我现在还不太确定,因为《逻辑学》下卷我还没看完。

黑格尔认为概念才是绝对的真实的现实是多变的。

他说事物能被我们感受到的部分是“映像”,而康德给这些叫做“表象”,其实是一个意思。

事物中不变的,不能为我们所感受到的,决定事物性质的东西,黑格尔称它为本质。

黑格尔和康德的不同在于,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表象,对于事物本身是什么,我们无法了解,并且取了个名字叫“物自体”。

黑格尔却认为事物本身我们可以认识,我们透过表象(映像),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认为“映像”和本质有内在联系。

对于黑格尔的理论关于表象和本质的关系我比较认同,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可以了解事物获得真理。

但是他认为理念是绝对,是第一性的,我不赞同。理念就是我们关于事物的意识,他等于说认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第一位的。

我觉得物质和意识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它们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相互作用永不停止。

意识就是物质,物质就是意识。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并不存在谁决定谁。

他们的关系类似于鸡和鸡蛋的关系,到底是先生鸡还是先生的鸡蛋?

鸡蛋就是鸡,鸡就是鸡蛋,他们是一体的,互相否定的。

物质和意识彼此不同,又互相依存,互相推动,互相否定。

它们是彼此的动力,互相推动这对矛盾就运动起来了。

他们不是循环运动,而是螺旋上升,每一次运动,都将对方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不存在谁决定谁,只要有一个起决定作用,那么二者之间将不再有运动,矛盾也被打破,变成僵化的,以此物质和精神世界将不在发展。这就和辩证法矛盾了,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为什么物质和意识就不是对立统一的呢?自相矛盾的说法。

现在我们不用物质和意识这两个词了,用现实和思想代替,意思是一样的。

思想与现实是否定与否定之否定的关系。思想通过对现实的把握,达到本质,得到的本质就是对现实的第一次否定,因为现实的本质和表象是不同的。

思想对现实进行否定,发现不合理的或者更好的改进,从而通过行动改变现实,实现对现实的新的否定。

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发现思想中不合适的地方,进而对自己进行否定,这是思想对自己的否定之否定,就回到了自身。

同时这也是现实对思想的否定。

两者在互相的否定中,都进入了更高的层次,进入思想与现实的无限螺旋前进。

二、发明创造的哲学

我开始思考发明创造的哲学,是否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创造新的现实?我们创造的飞机、坦克是不是新的存在?

是。

杂交水稻是不是新的存在?

我们依赖现实而生,也创造新的现实。

关于思想和存在的关系还有很多要探讨的。

有人说书实践产生思想,这是对的,实践是知思想的一个来源。但是实践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思想。

思想还有其他来源,我们就一一说一下思想的来源。同时进一步说一下实践是怎么产生思想的,分析综合似乎对于思想的提取还远远不够。

同时没有思想的指导,或者错误的思想是否能产生达到我们目标的实践呢?

可以。

很多误打误撞也达到了目标,所以也许所谓正确的思想也许不是唯一。

不一定一定要预测现实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而且人类的认识,思想本来就是相对正确和错误的,通过一个不断的否定达到前进的。本身就是需要否定的。

在此一个广阔的空间为我们打开。

事实上,对于创造、对于思想我们从未给想象以应有的地位。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仿佛我们的想象永远受客观环境的制约。我们的想象思想逃脱不了客观环境的障碍。

而唯心主义也一直在探讨,我们的思维能够认识现实吗?

我们是否能够认识现实和我们是否能够改造世界是否能够产生新的思想没有直接的关系。

就像我们没有学会游泳也一样可以游泳没有学会吃饭也可以去吃饭一样。

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如何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新的事物。而不必理会新的思想是否正确。

也许我们以前的哲学过于强调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事实上,正确与错误的二元划分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因为正确与错误本身就是一体的二者互相扬弃对中有错错中有对。

通过对错误的否定而达到正确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

很多以前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后来被新的事实否定。这就是对与错之间的扬弃。

所以关键在于产生新的东西新的思想新的事物。通过对它的扬弃而前进。

释放我们的想象力和行动力才是人类的任务。

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他们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通过实践获得。另一类单纯通过人类的思维获得。

通过人类的思维获得新的思想都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

1.想象,2联想,3.梦与重组,4.思想的变异。

1.想象

想象是造物主赐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让我们不要给他带上枷锁。

但是事实上人类的想象力一直被带上枷锁。不断有人给想象力带上各种枷锁,把它关在笼子里。我们需要打开一道道枷锁,把想象力释放出来。

我们的一道枷锁就是。前人的理论,别人的说话,流行的言论,自己的认识,还有宗教和政府。他们详见于各种书本里,各种教科书,各种报纸,各种家人的谈话,长辈的教诲,朋友的偏见,以及我们自己的信念。

因此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要每天减少我们自己的判断。减少各种知识和理论对我们的束缚。

但又不可抛弃,一切的理论,因此,我们把各种理论,各种其他的消息,当作一种参考,当做一种可能。

第二道枷锁就是我们的实践。

实践出真知。这是真理。但换个说法,实践出的真理都是一些偏见。

因为一切的实践,一切的现实都具有片面性。它是在特定情况下才能够完成的。只要其中一些条件改变,以前的做法便不灵了。

但是有人也意识到了实践的片面性,因此提出。,我们要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认识过程永远也不会完结。

他这么说也是认识到实践的片面性,实践和认识的扬弃永远也不会完结。

不执着于我们学习的理论,也不执着于我们的实践,如此我们的思维便获得解放,进入佛家的“空”的境界,进入到家“无”的境界,什么都没有我们边抛弃了执着。

但又不执着于“空”,不执着于“无”,我们又否定了“空”和“无”,否定之否定无限的否定下去。

我们可以透过本质,来设想事物的其他状态。

在黑格尔的本质论中,他说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多变的,不稳定的易逝的,同时是需要否定的,需要扬弃的。透过,事物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不变的。

我们面前有几只桌子,有一只是圆的,大理石材质的;有一只三角形的,松木材质的,绿色的;有一只不规则形状。白色的,钢材质的。

其中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形状、松木材质,大理石材质、钢质,都是这些桌子呈现给我们的表象。

这些表象都是不稳定的,可以改变的,需要否定的偶然的。

这些桌子共同的本质,就是供我们使用的,放置东西的,或者点缀的。我们对它的需要是本质。

我们需要透过现象了解本质,现象使我们可以随意变换的,因此桌子可以有无数的形象,只要仅仅围绕着它的本质。

桌子不一定是红色白色,不一定要有脚,不一定要平坦,不一定要有桌面,不一定放在地上。去不断的变换它们的外在。

最后桌子的本质唯一吗?

一定要吃饭用吗?一定要写作用吗?可不可是作为交通工具?可不可以做屏幕?可不可以做通讯工具?它们这些功能的结合呢?

所以事物的本质都不是唯一,我们可以重新定义事物的本质,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就这么诞生了。

现实之外的“空”是什么?

就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同时意味着一切的可能,孕育着一些我们可以想到的,还未想到的可能。

现实存在的才是不真实的,是注定要消失的,“空”才是真正真实的。

我们一旦产生就意味着要死亡,要消失,要被否定。一个人出生以后就要逐渐长大,变老,最后死去,被“空”否定了,被死亡所否定。

于是在“空”那里又产生一个新的人,一旦产生出来,他就不再属于“空”,是“空”的否定,也被“空”否定。

所以我们不要把现实存在的当做真实的,实际是易逝的,不稳定的,虚假的。

于是释迦摩尼说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唯有不存在的才是真实的,我们可以把“无”变成现实的,无中才能生有,有只有走向死亡。

“无”、“空”就是目前没有的,其他的可能,看没有的多么美好。

凿户枢,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无论我们创造多少现实的桌子,永远有我们没有制造的造型,它就是“无”,它就是其他的选择。

一旦我们制造出来一个新的东西,实现了对“无”的一次否定,但是“无”还是存在,我们用新的东西填补了一个“无”,新的“无”又出现。

新的可能永远存在,在无和有的对立运动中,二者不断否定对方,不断填补对方,不断产生新的“有”和“无”。

我们把想象变成现实,就是实现了一次从无到有的转化,那么我们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无”。

不断将想象变成现实,不断产生新的创造,新的“有”。

三、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新思想

归纳和演绎

另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新思想的方法是实践。但实践不是一种思维方法,单独依靠实践我们并不能获得新思想。要想获得新思想我们需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思考呢?这就涉及我们要使用的思维方法了——归纳和演绎,大多数理论成果都是靠这两种方法交叉运用获得。

什么是归纳法呢?就是从n个特殊的事例中,总结出一个一般定理。比如,小明是人,小明最终会死;小刚是人,小刚最终会死;小李是人,小李会死。由此归纳出,只要是人就会死。但是因为有无数的个别的人,我们无法去考察每一个人,因此这条定理不具有必然正确性。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必须考察所有的例子,完全归纳法具有必然性。不完全归纳法就是考察一部分对象,进而得出某个结论,这个结论的涵盖范围是超出考察的对象的,一次不完全归纳法只具有或然性。

但完全归纳法我们的结论不超过考察的范围,所以无法产生新思想。就像上一个例子:小明是人,小明最终会死;小刚是人,小刚最终会死;小李是人,小李会死。由此归纳出,只要是人就会死,这就是不完全归纳法,我们获得了新的知识,即人都会死。

小明是人,小明最终会死;小刚是人,小刚最终会死;小李是人,小李会死。由此归纳出小明、小刚、小李都会死。我们没有得到新的东西。

演绎法: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法具有必然正确性,它是归纳法的反向运用。

比如,A命题所有人都会死。B命题小明是人。可以推导出C命题小明会死。

同样演绎法也不能产生新知识。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交叉运用我们可以产生很多新理论、新知识。

观察法

在归纳之前我们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观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的认识。

对比

可是在观察之后我们不知道如何加工这些我们获得的信息。

要想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目前的科学都是采取对比的方法,把相同的,不相同的,相似的,不相似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来获得新的知识。我们都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事物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是主要的方法,我们获得的只是相对的东西,不是一些必然性的东西,这是黑格尔对近代科学的主要评价之一。

我们通过对比法认识的也是事物之间的关系,黑格尔希望我们认识一些结对的真理,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做到。

碳和氧气,在达到燃点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这说的是碳、氧气、二氧化碳这三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强),

豆油的沸点是230(标准大气压强),那么我们得到的是水和豆油的沸点的比较。

水在0摄氏度是固态,高于0摄氏度是液态(标准大气压强),这是同中求异。

在人文学科进行研究也基本使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展开研究。

比如抽样1000个西部地区的10岁儿童,和1000个沿海的10岁儿童,比较这些孩子中的心脏病的比率,西部是1000分之35,沿海是1000分之23。所以结论是沿海地区比西部孩子的心脏病的概率低。这也是用了同中求异法。比较的都是1000个孩子,不同的是西部和沿海地区,比较这个不同会造成什么差异。虽然无法给我们提供绝对的只是,但是还是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很多商业奇才也使用的是类似的思维方法,但是他们的思维方法并没有被系统的总结出来,都被归结为灵感。比较、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都是发现商业机会的法宝。

有组织的观察

人类都有观察能力,但是大多数人在逛街的时候,看见这家商店,那个药铺,一只狗,几辆车,我们的得到的只是零散的信息,这种观察是被动的观察,信息的碎片既无法形成观念也难以转化为长期记忆。这就是普通人难以产生思想的原因。

思想家的观察是有组织的观察,有意识的的观察,而不是自然观察,否则我们毫无所获。所以很多人见了成千上百的人,却不了解人;去了很多城市,却只有零散的印象;做了一辈子事却很多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组织的观察,有目的的观察,在观察之前对于观察的对象有一个安排和选择。选择同一类的事物比较他们的不同,或者选择不同的事物,寻找相同点,从中就会获得某一些启发。

我在路过青岛的时候,也学者思想家的方法,对青岛的零售业进行了一番观察和研究。

观察的对象是阳城区、市南区、市北区、黄岛区的便利店中的非酒精颜料。对比的对象是佛山的便利店。之所以选择在四个区调查取样是怕一个区不够全面。所以4天内我走访了40多家便利单,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青岛的饮料市场。

发现青岛的情况和佛山以下不同:

1.青岛的便利店销售的饮料种类明显比佛山少,只有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脉动、红牛这些品牌。甚至连脉动都不是很普遍,椰树牌椰汁都不怎么受欢迎。

佛山、广州却有很多强势的区域性品牌,比如天地壹号苹果醋、很多海南产的椰汁、东鹏特饮、绿豆沙冰、豆奶、维他奶、维他柠檬茶。

2.找出了不同点我们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椰汁是海南特产,离广东近。绿豆沙冰是因为广东热,需要解暑。

可是天地壹号、豆奶、维他柠檬茶、东鹏特饮却没有历史地理因素,促使这些东西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家精神。同时说明我们的思想也可以创造现实,转化为现实。

除了产生了思想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商业机会,即在北方有这么多空白市场,绿豆沙冰、椰汁、苹果醋、高端产饮料都是有可能建立新品牌的。

不过得强调一下,思维并不能保证认识的必然正确,只能是提供一种可能,100%成功的事是没有的,连打仗我们也没法保证会胜利。

路过哈尔滨在中央大街逛街,发现了两家南方的快餐店,一个叫做无名缘肉米粉;一个叫做相芝热干面,是武汉的一家连锁企业。

他们的共同个特点是流程标准化、小资情调、价格大约-25元一碗。比较注重品牌建设,文化传播。而北方的快餐企业大多格调不高,价格比较低,装修简陋。

从这些观察我发现了餐饮行业正在加速南北方融合,尤其是中式连锁快餐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我看到了中式快餐的希望。

所以我看到南方饮食将进入北方,中式款餐连锁提升品位和品牌形象,将麦当劳、肯德基打败这一天正慢慢到来。同时中式快餐还可以进一步走向世界,去世界各地开设分店。

将知识融入我们的血液,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那样学习哲学更有趣。

相关文章

  • 思想是真实的还是物质是真实的?

    黑格尔而在他的《逻辑学》里,绝对理念是第一性的,是真实的,现实存在的,是多变得不真实的。 那么什么是绝对理念? 理...

  • 思想是物质还是能量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有想象力的动物。我们可以在脑中想象我们想为成为的样子,然后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 在...

  • 是梦,还是真实?

    那日清晨,听到一帆这段唱诵, “In the eyes of love you are perfect In th...

  • 是梦还是真实?

    南柯一梦,是梦还是真实呢?不知为何,感到浑身无力,眼皮像灌了铅一般,怎么也睁不开。 梦中的世界好安静,耳畔只有微风...

  • 真实的眼

    当你去思考什么是真实的时候,真实就乱套了。你看得是真实的?还是猫看到的是真实的?灯光下的是真实?还是黑暗中的是真实...

  • 幸福? 是真实还是虚幻的

    突然就某一刻冲天的愤怒从心胸喷涌而出,感谢能爆炸的那种,我讨厌被这种极端情绪控制的自己,因为我曾失控过,而结果是非...

  • 真实的是

    半边的太阳穴“突突”痛了三天 接种疫苗的手臂在洗澡时发现一片淤青 其它的事情,好像没有任何真实感 在偌大的时空里漂...

  • 真实?什么是真实?

    梅贻琦校长与吴岭澜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梅校长问:“求学的目的是什么?” 吴岭澜说:“我觉得不管学什么,只要在学习...

  • 真实 | 什么是真实

    嗨,你好吗? 我今天其实不知道写什么,但我还是要写点东西,中午看了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你是否愿意生存一个虚假的...

  • 《活得真实‖别再让物质蛊惑精神》

    这是个真实的社会,人却变成了虚拟的人。 在真实的社会里,物质只能是物质,不能取代任何其它,除了物质本身,这是由它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想是真实的还是物质是真实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tz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