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这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喜欢心理学一般都听说过。
我觉得比较基本的现在驱使人行动的动力是恐惧。
恐惧深深植入我们的天生本能中,让我们借此逃避失去、痛苦和死亡。
我们不是活在被评价的幻觉中,是活在自己对自己的认识里。
什么在驱动着我们前进?
如果说只有恐惧和欲望,那其实就是说,胡萝卜和大棒政策,对任何人都是有效合理的。
但是如果这两样失去了效果呢?
抑郁症就是生活中支撑和推动人前进的力量丧失了。
有人说:
“人只有在强大的动力驱使下,才能真正站起来改变自己。这个强大的动力可能是更好的恋人,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但是很多人即使改变了现状,跳出了旧有的循环,又会跌入新的循环中,等新鲜感过去,他们还是会遇到各种熟悉的问题。命运之所以很难改变,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它无法被意识控制,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人。这种力量非常可怕,很少人能靠自己的力量去突破。”
大多数努力都是受恐惧与欲望驱使的,但这些恐惧与欲望又都总是阶段性的。
因此暂时地成功之后,是什么驱使你形成自己的精神?
漫威与DC的粉丝比起来,死忠粉的深刻度,我觉得DC更胜一筹。
尤其是黑暗系列的英雄居多,很更深入人心。
比如最近很火的joker,蝙蝠侠里的小丑,他的口头是why so serious
我在回味那些好看的电影人物,以及记住的历史人物,他们做的事情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最大的原因在哪里呢,最大的驱动力是什么?
我觉得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恐惧,爱,伟大。
巴金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内是我有才华,而是我容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
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现状,接受“平庸”,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有点像“跟自己和解”,重新认识自己,成为的不是别人眼中的那个“我”,而是我自己认为的“我”。
在所有世俗的力量不能起到作用的时候,创造一个“动力”,当自己不能,不愿,不想,不甘心被身边环境通化掉,接受自己,决心去重新塑造自己的时候,就是内心最强大的力量诞生的时候。
有时候,甚至一直像一个“异类”一样去奋斗,这才是真的勇士,是主宰自己命运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