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发了一个音频给我,第二句话就是给反馈。
我听了一小段,脑子一抽就开始回复:你这个语调不太正式呀,闲聊的方式不太好呀,我给你说,音频的方式不太适合这种话题,BALABALA说了一大堆。
完全没注意到朋友的回应越来越冷淡,甚至有点儿开始恼怒的感觉。
直到最后才反应过来,朋友所说的反馈是指听了音频后对音频内容的感悟而已,而非对这种音频方式的建议或者观点。
朋友的结论是:我处于咨询模式,而他是以教练模式来询问我问题的。
对一个名词的不同理解引发了两种完全不同模式的反应,这一点很有趣。
我认为的反馈是对此音频形式的建议或者观点,朋友所说的反馈是指对此音频的感受或者说是单纯的对音频某一部分的直观感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就像是丹尼尔.卡尼曼的《噪声》里面所说,偏差和噪声是两个不同的情况。

图上有四个靶子,分别是ABCD四个队伍打靶的结果。每个队伍有五个人,他们都用同一支步枪打靶。
A队,个个都是神枪手,每一枪都正中靶心。这是完美队。
B队,每个人都射歪了,但是歪得非常集中,非常整齐划一,他们全都射中了靶子的左下角。我们把B队叫做偏差队。偏差,就是像这样的整齐划一的错误。产生这样整齐划一的错误,原因也不难分析,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用的那支枪准星有问题。
C队,也是每个人都射歪了,但是歪得五花八门,歪得很随机,枪眼很分散,几乎毫无规律可循。C队是噪声队。C队这种歪得五花八门的错误,就是噪声。
B队和C队这两种情况,分别代表了人类做判断时的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B队那样的偏差,偏差就是不同的人做判断时,整齐划一地朝同一个方向偏。为什么会有这种整齐划一的错误?这是因为全人类都有一些共通的心理倾向。比如说,全人类都有对负面信息神经过敏的倾向,所以比如当我们在网络上读到一篇很危言耸听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就都会被它诱发出恐惧心理,然后不约而同地做出一些非常类似的不理性的决定。
人类做判断时的第二种错误,就是C队那样的“噪声”。噪声其实就是飘忽,就是不一致,一个人这次和下次做出的决定可能不一致,一群人判断同一件事的时候彼此之间意见也可能不一致——这就是噪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