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烟柳,木屋安宁

作者: 小人豆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2:44 被阅读0次

  每一座城都有着它本身独特的文化与历史的积淀,它承载着的是几代人的回忆与情怀,如此又岂是简单的建筑复制所能汲取的?在如今功利主义的气氛中,有关一切建立独特城市的,仿佛都成为了奢谈,古街古镇竟成了统一化的城市特点,如此管理者口中所谓的文化传承,也只能算得是失了魂的文化复制罢了。

  那央视所谓的“魅力小镇”评选,不过只是一台走秀,那些古村名镇,被不断地复制着,那些“小镇”似乎早没了灵魂,石桥烟柳自然无所迥异,可那些复制品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制出那骨子里的安详宁静,那只属于那片土地的文化积淀。

  当然,在这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也曾知道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是他们仅仅只是选择进行文化复制,从此,从表面上,古建筑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弘扬,然而,实际上则只是用文化为帽子,终是利欲熏心,而失去了那一份初衷。

  “ 如果文化消失了,名族也就没了。”冯骥才先生曾如是说。诚然,试想那历史街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倘若那些历史遗存被拆除,生命就将彻底失去,而单纯复制异地古迹,也只将有建筑的空壳,毫无文化内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文化何以至此,社会何以至此,穷其根本,正是名利二字让文化失去了个性,为了利,复制成了手段而文化没落却为结果,如此不由让人心痛。

  那古罗马,有着竞技场的精神和帝国文化;那盛唐长安,有着开放包容万象的文化气氛;那明清苏杭,有着通俗文化的繁盛和隐逸文化气质……如此,每个国度,每个朝代,每一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在精神,那由特殊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特点所积淀下的古镇、石桥是永远无法在一天复制中就能得到的!

  而当那“微型埃菲尔铁塔”与“小型罗浮宫”代替了“飞檐翘角,雨榭楼台”后的城市又曾几何增加了其文化底蕴?或许没有,又或甚者在此失去了自己本身的那份独特的城市象征。

  为此,愿以后的日子不在过度复制,留的那片石桥烟柳,木屋安宁。

相关文章

  • 石桥烟柳,木屋安宁

    每一座城都有着它本身独特的文化与历史的积淀,它承载着的是几代人的回忆与情怀,如此又岂是简单的建筑复制所能汲取的?...

  • 我这是写了个啥?

    湖旁木屋 岸边柳烟 一渠碧水 还有女孩儿撅起的嘴

  • 西江月 烟柳石桥雨巷

    烟柳石桥雨巷,霾云天际铺横。 忽而霁现彩虹升,一伞翩然入景。 春去任潮涨落,梅青尤喜阴晴。 凭她有意或无情,梦里悠...

  • 西江月 烟柳石桥雨巷

    烟柳石桥雨巷,霾云天际铺横。 忽而霁现彩虹升,一伞翩然入景。 春去任潮涨落,梅青尤喜阴晴。 凭她有意或无情,梦里悠...

  • 梦江南

    烟雨落江南,空蒙一水间。 柳烟天边起,薄雾石桥边。 春叹 碧水照花间,白驹过眼前。 远山含飞鸟,近水绿柳烟。 春殇...

  • 《一画一诗.游西湖》

    碧水起清风,石桥化彩虹, 西湖烟渺渺,苏堤柳葱葱。 【五绝.平水韵】 三原则:图原创,文原创,诗原创。

  • 钗头凤—乱

    断石桥 ,闲云阁,青草幽幽岸边柳。东风彻,泪痕薄,一腔愁绪,无人问晓,怅怅怅… 花依旧,人已瘦,烟...

  • 山乡晨早

    薄烟笼春柳,浓雾罩松林。 残雪山头化,浮冰溪水深。 石桥放牧者,呼哨向牛群。 沿岸临崖路,游人摄影频。

  • 柳烟

    柳烟 徐志强 满目迷蒙露挂枝,闻莺小曲夜吟诗。青鳞来去寻柳影,我自湖边候月时。

  • 烟柳

    一、与君初相遇、犹如故人归 烟柳啊,别看了,快回来罢。 名唤烟柳的姑娘回头朝着阁楼窗边执锦罗团扇的碧衣少女媚然一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桥烟柳,木屋安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zp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