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道德经》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第十一》

今日清明,我想写点什么,来纪念一下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
清明,既是一个节日,又是一个节气,我掰着手指头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好像二十四节气里,也只有清明这么特立独行。
清明!清?明?这两个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我忍不住把这两个字拆开重新组词,清醒。明白。那么怎么清醒?又明白什么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先生的这句诗总是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在这里也刚好可以用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我忍不住想起《道德经》里的这句话。清明,不也正是一个世界由浊变清,万物生长的日子吗?一年的时间走到这里,好像有迈过了一道鲜明的分界线。
傍晚六点,是工作和生活的分界线。下班后我有些纠结,想要出去走走,但又不知道该去哪里,约了许久不见的朋友聊天,但我发现她在我和她的男朋友之间做选择,想想还是算了不打扰了,而且我似乎也更想一个人出去走走。这算不算是瞬间的清醒和突然的明白呢?
那么该去哪里呢?我觉得首先我得离开公司,下了楼,我想该去书店坐坐,而一个和我有着共同想法的朋友喊我一起止间。我想起早上我自己编的那个无厘头的成语接龙,随喜赞叹叹为观止止间书屋,看来命中注定今天晚上我要去止间坐坐。
我搜了一下书店的位置,离我上班的地方也不远,刚好可以走着去,于是我一路走街串巷,邂逅不少好风景。
一边走在路上,一边觉得自己心里有些若有似无的情绪,在感知到这种情绪的同时,我想起了一个词——闲愁。而且我也觉得这种情绪很是难得,难得到我都不敢相信自己正在体会着这种情绪。然后往路边一看,就看到了赐闲湖这三个字。

自己好像一不小心就走入了一条颇有文化底蕴的巷子,巷子里有一些颇有特色的店铺,感觉走进这条巷子也就走入了不同的时空。

敞开的窗子里灯火通明,而老板娘正在和谁见着视频,花店里的老板忙着摆弄花草,完全没有注意到我走进花店。在我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她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且让她们忙着吧!我只是刚好路过。

走出这条小巷,我又看到了另一条小巷,在巷口,有一家很有特色的小店。我想把小店单独拍下来,但是周围的店铺也总是要强势入境,这让我感觉了一种拥挤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联想到那天我无意间路过的墓园,墓园里一个接一接挨着的墓碑,既显得工整,又让人觉得拥挤不堪。

大多数的城市人口,活着的时候在格子间里奔波,死了又被装进更小的格子里,我有些替他们难过。其实,我也是替自己难过,因为我离那个光着脚丫子在田野里奔跑的小女孩已经越来越远了。
我94年的,有时候感觉自己有三十岁了。我和一个朋友这样说,她说她也有这种感觉,我说有时候我感觉我才三岁,她却没有回我了。
事实上我除了常常想起童年之外,也会常常想起死亡。曾经有过一段抑郁的日子,我实在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渴望一场死亡的到来赋予我的生命以意义。我不是想要去自杀,我是盼望着我现在的生命可以早一点结束,然后换一种方式重新开始。
小时候因为没有卷笔刀,所以我常常拿着重重的菜刀削铅笔,有时候铅笔削得不好看,我就把削出来的那一截剁掉重新削。有一次剁铅笔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剁到了自己的手指,瞬间血流不止,把我都给吓蒙了。事后回想起来有些庆幸,还好我家的菜刀不快,要不我就要把我的手指头给剁掉一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