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沟通的艺术
「这个你们不需要知道」和「这个我已经知道了」

「这个你们不需要知道」和「这个我已经知道了」

作者: 苏少爷 | 来源:发表于2016-08-17 10:28 被阅读25次

工业时代的「遗产」

人的机械重复性工作早已经被技术发展的产物所承接,比如机器。简单智力型工作也在开始被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所承接,比如机器人。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偏向于那些带有模糊、不确定性的工作,比如创造性工作。

和所有工作一样,创造性工作也是一个获取输入,加工,产生输出的过程。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流动,传递。可以说我们都是基于信息流在进行协同和工作。如何对待信息,决定着你工作的成效。

个人作为信息流当中的单个节点,从上游节点获取信息,加工后再传递给下游节点。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你能否完全、准确地从上游获取到你需要的信息?

然后第(二)个问题:你是否可以准确知道下游需要你给他哪些信息?

如果对这个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么整个过程中,信息只需要单向流动就可以保证事情顺利搞定。

现实中,确有这样的工作模型,这就是「生产线」。输入和输出就可以是完全确定,要做的事情高度标准化,不需要(甚至排斥)任何的非预期。所有的步骤讲求的都是『精准』——不多不少刚刚好。差异、不精准在这种情况下带来的结果就是残次品。

这是基于确定性的系统。它简单直接,易于掌握,于是我们开始习惯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工作。即使我们已经远离工业时代,在信息化时代里从事高智化的工作,还仍然觉得别人给的信息输入和我们给别人的输出都应该是精准的。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大家对上游说『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对下游说『这些你不用知道』。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在做的是智密工作。它天然带有模糊性,不确定性。

这就造成了,我们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我们的信息需求。因为智密性的工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信息加工过程是模糊的,无法提前了解的。所以自然,我们也就不知道什么样的输入,对于这个加工过程是精准而足够的。

或许你看过这个「快乐传真」的游戏,第一个人要怎么才能知道,后续的人会怎么加工,需要什么样的初始信息输入?

不靠谱的输入和输出

应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试错找到的。这个试错与探索的过程是带有偶然性的。创新过程中的X元素到底在哪里,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它不是通过刻意寻找就能找到的,就像打开灯去寻找黑暗一样。

我们能做的,是为X元素的出现创造额外的空间。然后等着它出现在空间的某个地方。创造额外空间的方法就是——「冗余沟通」。

不要追求简练、仅仅够用的沟通——你以为有用的最后可能根本用不上。我们必须调整一些思维方式,对那些你也不知道未来是否用得上的信息持开放态度,积极获取冗余信息,也把冗余信息传输给下游。

冗余沟通的好处

第一,冗余信息带来对问题的充分理解,甚至是全新的理解。

这样的例子在开发团队中太多了。不同工作的人,看待同一则信息的方式可能完全不同。举个例子,从市场或者潜在客户那里得到一则反馈,做开发的同学可能觉得有了新的灵感可以做出更漂亮的方案来,而做产品的同学可能觉得这个暂时都不用做了。

第二,冗余信息帮助你发现新的问题。

新的问题是那些你之前不知道你不知道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通常是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其意义远大于为老问题发现一个新的方案。只有抱着冗余的心态,积极对待外界的”无用”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去试用别人的角度和思路看问题,才有发现新问题的机会。

敏捷和精益强调快速迭代可用产品,就是为了更早从用户那里获取他们看待产品的方式和视角,这些看法经常是团队自己忽略和根本不知道的。而实际上除了用户,在团队内部就有许多洞见可供发觉。

第三,冗余信息带来的融合才是最好利用模糊性的武器。

模糊性很好。确定的东西是脆弱的,模糊的东西才富有生命力的。创造的过程,就是试图在模糊中探寻出新的路径。

面对同一团模糊,不同团队所探索出来的路径是跟他们自身的DNA相关的,因为这个探索过程一定是基于团队当中每个个体拥有的信息,相互碰撞而发生的。我用信息碰撞这个词,而不是信息交换,因为交换是目的性明确的行为。而碰撞,是没有目的性,结果不太确定的行为。我们要用不确定的行为,破不确定的问题。

第四,冗余信息带来更好的执行。

在如今的工作环境中,无论你是公司老板还是一线员工,你的工作完成都依赖着别人工作的完成。当你需要别人去做一件事情,给予冗余信息可以让别人更加好地执行,比如背景信息、原因和目的、它和其他任务之间的关系等等。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在他的演讲中曾将提到一个例子,刚好能很好地说明这件事情。二战时期,美德两国的科学家都在竞相研究原子弹。费曼作为科学家被邀请加入项目。这当然是一个高度涉密的军方项目,所以项目领导团队拒绝把项目信息透露给一线的工作人员。项目中有一个分离铀的工厂,工厂的管理层知道他们在为军方分离铀,但不知道这些铀做成的炸弹威力如此骇人。而工厂里的那些一线人员,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分离铀。

这正是军方希望看到的局面。

而费曼到厂后发现安全隐患岌岌可危。工厂管理层知道危险性,所以制定了他们觉得可以保障安全的工作规范,但费曼在现场看到的情况是:无人遵守。费曼当即向上层申请披露项目真实信息给所有人,并且让他们知道原子弹的基本工作原理。原因很简单——除非他们理解其中的原理,否则就不可能理解并遵守那么一大堆规则。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冗余信息有助于推进真正的平等。

冗余的信息沟通方式,意味着尽可能多的信息共享。这对于官僚机构来说是致命打击。信息共享是赋权的基础,和第一步。

现代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快速的社会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但真正的扁平不是体现在组织的层级结构上的,而是体现在是否有更多的信息在全公司范围内被分享。不然,只是更多信息被垄断在少数节点上了而已。

信息冗余带来的信息在整个组织内的广泛分布,让组织的各个节点更加平等,也更加有活力。

怎么做

冗余的度,是一个平衡,冗余的方式,则像一个技巧。

- 一封邮件,你是否能判断除了对话双方,里面的内容还跟谁的工作相关?

- 一则线上讨论,是应该私聊还是在群里聊?

- 每日立会,你是言简意赅还是透露细节?

- 公司文件服务器的权限设定,是共享原则优先还是谨慎保密原则优先?

- 小团队的重要讨论和决定,需要不需要在大团队同步时做适当披露?

- 公司的财务信息,要给所有人看吗?

- ……

- 当别人在讨论项目中的某个复杂问题时,你应该去旁听甚至参与进去吗?

- ……

这些都是度的事情,而不是对和错的事情。度在哪里是根据你所在的环境而言的。

我自己的原则是:

1.  如果是push给别人的信息,尽量做到冗余但少打扰。这需要信息的发送者比较注意,还要接收信息的人能够充分理解。比如通过邮件、IM消息做冗余沟通,可能需要双方对于冗余沟通有共同的认识。

2.  如果是默默存在的信息,不会主动对别人进行干扰,比如博客、置于某处的报表、系统的权限等,那么『分享一切』应该是默认选项。

无论如何,只要抱着尽量冗余的倾向去做沟通,就已经比抱着尽量简单的倾向去做沟通,前进了一大步了。

接下来,每当你又想说『这个我已经知道了』『这个他们不需要知道』,请打断自己,停下来想想是不是应该冗余一下?

相关文章

  • 「这个你们不需要知道」和「这个我已经知道了」

    工业时代的「遗产」 人的机械重复性工作早已经被技术发展的产物所承接,比如机器。简单智力型工作也在开始被新技术发展的...

  • [奇幻]云梦录(26)

    花隐叫道:“你们是什么人?” “这个你们不需要知道,除非你们想去死!”为首男人不可一世,对身边的小喽啰示意:“兄弟...

  • 瑞尔本德之号(一·)

    致你, 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就像我也不需要知道你是谁。 我的时间不多,它很快会找到我,因为,这个号角。...

  • 心有印 剑无痕 第45章 事事通

    “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个你就不需要知道了。”龙主说完,摆了摆手,示意想解释的麟主不用再说了。 看着麟主急切的表情,龙...

  • 你是主角,也是过客

    大一的时候,在Li的推荐下,知道了辛夷坞这个人。要知道,高中的我只偷偷看看韩寒和郭敬明的小说,也通过郭敬明知道了很...

  • 这个世界已经忘了我!

    空荡荡的家里就剩下孤独的被遗忘的的人了!眼泪哗哗的流!不知怎的,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按理说应该高兴而...

  • 偶像

    我喜欢的偶像 我不需要知道他现在在地球哪个地方 我不需要知道他的喜好 我不需要知道他的所有作品 我不需要知道他的家...

  • 紫宸星耀 ▏(八)守护

    风鹤鸣手中握着桃花,他终于在补齐这些往事中窥探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秘密。只是,这个结果,他不早就已经知道了么。他刚要...

  • 《这个世界不需要我》

    一到晚上就忙着各种打卡, 画画,点评,包括朋友圈的打卡。 我自律能力太差, 所以只能通过打卡来约束自己。 而我有个...

  • 为什么遍历LinkedList要用增强型for循环

    for循环和链表介绍 我们都知道java中有个增强型for循环,这个for循环很方便,如果不需要知道当前遍历到第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你们不需要知道」和「这个我已经知道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w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