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用之道-下装与坐具

日用之道-下装与坐具

作者: 小瑶_94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21:15 被阅读0次

“史前到汉朝,人们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选择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魏晋以前中国人是不穿裤子的,当时称之为胫衣,类似当下的长筒袜的功能,只有两只裤管没有裤腰,上端用带子系在腿部。古时候,上身穿的称为’衣',下身穿的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叫做'裳';由于古代纺织工具最早使用的腰机,是一种利用人的腰部和腿部支撑的织布机,所以布的幅面一般是由腰的宽度决定的,整个布的幅面很窄,所以一件下裳,经常要用几块幅布拼起来,这也是人们选择席地的一个原因。

  到汉代晚期,汉灵帝又喜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的皇亲国戚和贵族竞相模仿。当时的胡床,据说是一种折叠的轻便坐具,像我们 视为传统家具的马扎,而这种胡床最早出现其实是在公园前1700年的埃及。从埃及几经周折传到中国的胡床,让人们看到新的生活状态。”

日用之道-下装与坐具

 

相关文章

  • 日用之道-下装与坐具

    “史前到汉朝,人们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选择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魏晋以前中国人是不穿裤子的,当时称之为胫衣,类似当...

  • 日用之道

    搪瓷最早出现在古埃及。19世纪初欧洲研制出铁铸搪瓷,为搪瓷由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1956年后,国内制订了搪...

  • 日用之道

    “文化是文明的内在价值,文明是文化的内在形式。文化经常是在一个文明到了腐败的时候而酿成的酒。它基本会在一个文明即...

  • 日用之道

    “器物中包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智慧。 我们寻找日用之道,重新发现生活中那些隐含的智慧、不变的情感, 以及不可或...

  • 日用之道

    “用久的器物,就会变成家人,就像这饭碗一样。好的饭碗应该是沉静质朴的。样子和重量一定要适合托在手上,因为每天使用...

  • 日用之道-座钟

    “器物是一本历史书,对于使用者,每一次面对器物都是一种品读,借着器物上留下的所有线索,感受着造物者在上面倾注的所...

  • 日用之道—巾

    “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在秦汉时已形成定式,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官员一天假,用来洗澡,也被称为“休沐”。 在...

  • 日用之道—饭碗

    “西方人习惯于'盘食',吃饭时无需端起放在桌子上的餐具。相对于此,中国人则是'碗石',习惯把碗端在手里。 碗作...

  • 日用之道—熨斗

    “估计很少人知道,我们常用的熨斗是作为刑具而发明的,最早出现在商代,自汉代始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中国是世界...

  • 21/2019)《日用之道》

    先从装帧来说吧,裸脊可以看到装订线。封面应该用的是特种纸,这种褶皱感有种知性和随意在里面,内页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用之道-下装与坐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hs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