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宋桂牡
性别:女
班级:007不写就出局151班
编号:151-11407
简书:毛毛宋
【能提供】高级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育儿师,考试达人等等,这些知识都融入自己的骨髓里,热爱营养,心理学,写日记都近二十多年。
我在一岁时,就因为父亲的过世,不仅是被拔掉奶头没有吃饱,更是没有人会去管的一个婴儿。从外婆他们口里得知,自己小时,那头上长了几个芥子,那么瘦弱的生存着。
但,这个是我后来人生中,最得意渡过的一关:因为可怜,在80年代家庭教育中,我属于“被溺爱”长大的吧。正是因为这份放养式童年,没有谁去强迫我成为:那个时代的“产品”吧,我一直拥有自我和好奇的童心。
真可谓:祸之福兮!
——死的两面——
童年,我是乎就懂了“死的概念”,并有了对死,也有美好的另一面的初步认识。
父亲是60年代,上海名牌医学院高材生,为了追求我妈,在外婆家,把外婆那个由里到外的虚荣心,满足的不行不行的,在村里,谁家不仅人的病痛脑热可以治,连人家的猪都可以医治好。
为什么这么多讲父亲,虽然,我脑袋里没有父亲的任何印象,因为,父亲是外婆村里“名人”,所以,从小到大,我永远是——这就是宋医生的女儿啊,这么大了,哎,可怜了!
对于孩子的我,被关注,是我能感受到的,所以,我立志一定要像父亲一样做个大学生。
但是,我那几个漂亮能干的姨,却因为我父亲,这个优秀的大女婿的标准太高了,亲如妈妈的姨们,变成了60年代出生的老老闺女。
从小看到她们痛苦挣扎,反抗着,想拥有自己人生的这一路。时刻警醒自己:我要做自己,我不要那么多“指教”。
叛逆,就成了我的生存方式,但是,我选择附庸的叛逆。这个奇怪的方式,却是真正保护自己的童心,最完美的方式——孤独!
祸之福兮吧!父亲的离去让我认知到死不可怕,并接受死的理念,对于后来人生中,每次自己生气时,会问自己:如果现在要死了,这个时候还要生气吗?不会的!
视死如归
——用死的心,去干件事,没有不成的
-—传统的亲密关系是孩子的天敌—-
孩子时,我没有办法找到有关人的问题。为解答这个问题,我总是带着不认可的去接近——人。结果是,我越来越不合群了,因为,我是斜着眼去看着别人,好像怕别人知道我的“秘密”般的,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可爱!
这就是我特别爱好哲学书籍——心理学启蒙课吧。也是应征了曾奇峰老师的话:成年人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复制粘贴的世界,不好玩的!
我也在忙着寻找各种各样的答案,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而我除了学习上拿的出手,什么都不懂,比如:“懂事”的女孩性格,客套寒暄,七姑八婆都不懂,因为根本不学,感觉人累是自找的。
还不如懂些鸡鸭鸟事呢,这个从哲学上,是懂了人本性的基础——动物属性。
——书建立起我的世界——
80年代的农村里,我不管去哪里,都要带着一本书。孩子们会笑话我,到了高中,还有人说:这么大了,还背个书包。
那份自己不懂,别人更不懂的孤独,只有一个人放风筝,一个人牵着牛看着书,总是一个人。
现在知道,因为脑袋里有书陪伴着,我的世界并不孤独的,只是一直想要个同频道的世界,现在,拥有了007的战友们,就是俺的心有了家。
那个时候,会探索各种各样的好奇——为什么天天玩撒的河,河对岸更深还有堤岸,而我们这边就是一片沙子呢?为什么那个牛,知道从河堤上面吃到下面,然后,又从草少的沙滩那边吃回去呢?为什么姨他们要听外婆的呢,为什么舅舅可以用脸盘洗脚,而我们连跨一下都得骂呢?……
很多很多的问题,填满了我那小脑袋,当我上学了,生物和地理的带领,虽然,是副课,但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去看懂万物的大门。
抬头,会懂那朵云会下雨,那朵云是什么气流形成的;因为我们北半球,引力问题,对岸会更深;世界很大,外国人都开汽车呢,我肯定也会有的。
独自的世界,通过书中知识,打开了我的世界,让我不局限于看的到的世界,而且,还一直好奇:变化的规律!
用刘丰教授的思维,人本自具足,就需要《唤醒孩子的内在智慧》,就是修为人生的开始。
姐我就是这样:知足当下,不畏惧无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