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认知
决策的艺术(上篇)

决策的艺术(上篇)

作者: 星辰点点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23:41 被阅读40次

       我们随时随地都得面对决策,大到人生伴侣德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饭,决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我们说某人深思熟虑、果断利索,目的明确,这些都是于决策力有关品质。然而我们教育体系中,没有我们系统开设决策学这门课程。我们相信,决策很多事情一样,只要掌握精髓的正确方法,刻意联系,这种能力也会在短时间之内大幅提升。《决策的艺术》这本书恰恰是这样,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有针对性的向读者介绍了做完美决策的底层逻辑和最佳方法。全书围绕定义问题、明确目标,选择备选方案,理解结果,权衡利弊,澄清不确定性,以及考虑风险这7个点展开说明。

《决策的艺术》

一、定义问题

    之所以将问题放在首位,因为从一个错误的决策问题入手不会得精明的选择。殊途也许同归,但南辕不太会北辙的。说清楚些,陈述问题的方式定义了考虑问题的性质以及平衡问题选择的方式。

全方位审视+创造性定义

    创造性的定义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在常规性问题中用创造性的决策提出。例如单位需要买一个邮件管理软件。这个任务在采购专员的大脑里被翻译为——管理软件哪家强?而真正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更好管理公司的项目。也许你会发现公司实际需要的不是一个新软件,而是需要一家外部公司签约管理邮件服务。在定位问题时,创造性的思维来源何处,这需要全方位的审视,质疑问题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限制条件,会使选择更据方向感,不必浪费时间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动词比名词更易找到问题实质

    福特说过,如果你问汽车还未被发明前的大众,你想要什么?他们会说一匹飞快马。但是你问他们你要做什么时,他们的答案也许是“更快地抵达”。同样的逻辑可以用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小时候经常会问你,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也会倍感烧脑去思考。如果有人这么问:“长大后你觉得你做什么时候最快乐,最有干劲”?再去思考这个问题吗,得出结论就会轻松很多。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把名词转化为动词,就容易找到问题的实质。

    良好的定义问题是做好决策的基础。好的定义是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定义问题上是值得的 。

二、明确目标

仔细考虑目标

    说清了问题,在匆忙进入决策之前的重要一步是仔细考虑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好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决策的标准,是保持决策平衡性的砝码。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只能走那条大家都觉得对的路。也就是说,在目标确定环节,我们需要花时间跟自己对话,要确保我的目标选择不是被别人和社会的期望所绑架。

让目标引导你

    具体来说,其实让目标帮你决定要寻找什么样的信息,让目标帮助你向他人解释你的选择。在权衡和信息筛选时,比较你的决策与其他备选方案,哪个否符合关键目标;在与对方进行信息交流时,以目标为依据,会更具说服力。所以这一步,决定了之后所有信息的重要度,也决定了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方向。

区分目标和手段

    用一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国家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排放?因为降低排放可减少污染物的聚集。什么要重视减少污染物聚集?因为可以减少使人接触的污染物的几率。为什么人要减少于污染物的接触呢?因为污染物损害人体健康。为何损害人体健康如此重要呢?”你会发现多问几个为什么,会使人清晰每件事情的发展节奏、每个事件的达成手段,更重要的是挖掘出问题本质。问题的本质与只跟根本目标在同一山峰,而不同手段只是代表根本目标中的一个中途小站。手段的好处是,手段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备选方案,但只有根本目标参与可用于评估和比较方案。

三、备选方案

    那么我们如何找到最优的备选方案。

要突破局限

    不要纠结已有的方案,不要延续因循守旧的方案,不要轻易妥协预选方案。要花尽量多思考不同可能的方案。因为有些局限只是设想,有些局限是真实。我们要做的是,在设想环节挣脱传统的习惯,让选择多一些空间和优化的可能性。现在我们在企业中常见的空降现象,即某公司某个主管位置空缺,从外部寻找人员,而并非从现有员工中选拔,就是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做法。

要确立高标准

    因为高标准会迫使人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而不是对传统的做法细枝末节的调整。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企业通过减少支持保障人员数量来降低成本,普通标准是15%—20%,通过部分用机器来取代的人工自动化就可实现;而降低目标定为50%的公司会采用将支持保障人数完全外包来达成,这种方式不仅是数字大小的差别,它甚至使公司结构发生质变化。可以看出,较高的标准,不仅可以游刃有余的完成任务,更可以拓展思维,收获意外的惊喜。

要独立思考

     不设限制和高标准选择之后,我们要进行独立思考。这个观点在《刻意练习》中也提到,意思是说很多造诣高的技术和能力的形成,80%来源于个人反复单独的练习。我们来看,决策力也是一样,如果你无意中产生了一些原始的方法,马上回去跟别人讨论,那你可能会被他人的判断所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你的想法尚且薄弱时,自己加以关注并强加提炼。忽略别人的意见,先让创造力自由飞一会儿。

     这个过程完了后再去征求他人的意见,但是最好找领域牛人讨论,带有开放性思维来交流表达。一是听听不同的观点,确定自己的决策是否经得起推敲;而是再次表达过程中也是对自己选择的再审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给别人正讲着,话题还未完,却先把自己说明白了。

适可而止

     凡是都有度,总该有一个时点是该自己说STOP了。若在你自己已经尝试了上述方法,找到了某种某一个最佳备选方案但仍不满意时;或者是已有的备选方案都大相径庭,几乎各种类别完全穷尽的时;再或者是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其他角色上会更具创造力时。那么是时候停止寻找备选方案了,因为此时人的精力消耗已经达到了饱和,而且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决策,为了保证高效的决策,应该悬崖勒马,把注意放在已有的方案上。

     今天分享了决策时的问题定义、目标确定以及备选方案选择三大点,剩余的四个方面在今后的文章中继续呈现。当然,所有方法知道只是成功的开始,行动才是成功的抵达。要结合自己面临的现状,深入思考,勤于尝试。通过创造决策动以及时机来主宰局面。要知道,做什么都比坐以待毙号好。

相关文章

  • 决策的艺术(上篇)

    我们随时随地都得面对决策,大到人生伴侣德选择,小到今天吃什么饭,决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我们说某人深思熟...

  • 《决策的艺术》

    本书提供了一套决策的流程和方法来应对生活中的选择。流程包括:问题、目标、备选方案、结果和取舍,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将...

  • 决策的艺术

    你会“拿注意”吗 有一个事实,说出来可能有点无奈--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做过多少决策 老板给你一个任务,你把任务...

  • 决策的艺术

    决策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我们每天都面临很多选择,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PrOACT方法助力。.

  • 决策的艺术

    最大威胁 影响决策的最大威胁就是负面的情绪。很多惨痛的教训都深刻说明:都是因为决策者因为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导致未...

  • 《决策的艺术》

    ​ 关于作者 本书有三位作者,都是管理和战略决策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分别是:约翰·哈蒙德、拉尔夫·基尼和霍华德·雷...

  • 听书 | 如何决策?到此为止!

    导读: 1、《斯坦福商业决策课》 2、《决断力》 3、《决策的艺术》 4、《灰度决策》 5、《决策的智慧》 6、《...

  • 产品设计(2):基于用户决策的设计策略

    在上篇 [产品设计(1):理解用户决策] 中,已经阐述了用户决策的心理过程,并且引出了决策-行为模型;本篇主要是阐...

  • 机器学习浅析(中)

    上篇介绍了k-近邻算法,接下来介绍其他几类分类算法。 决策树ID3算法 相对上篇介绍的k-近邻算法,决策树有一个很...

  • 决策的相关联决策-《决策的艺术》

    【原文】 相关联决策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弄清基本决策的问题, 第二步辨别减少关键不确定因素的方法, 第三步识别与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决策的艺术(上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d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