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强调家庭要给孩子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但很多家长在和孩子在一起时,往往不是沦为溺爱,就是滑向放纵。一切皆是“度”的把握,尺度的平衡之美,需要家长的智慧。
“溺爱”就是令人窒息之爱。
溺爱和无条件的爱有什么差别呢?最关键的差别就是界限,心灵层面的越界。
事实上你一旦没有了界限,你就侵犯了孩子的内心空间,也就是没有真正地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侵犯了孩子的人格,你甚至是强制性地代替对方决定,通过发号施令,通过收买,通过讨好,通过情绪,通过示弱,通过赞美的掩饰,通过打骂的威胁,通过对未来承诺的诱惑等等手段,迫使孩子按照你的意志行事,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个就是溺爱。
溺爱: 过度侵占孩子的界限,不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不信任孩子的能力。
受“溺爱”长大的孩子的基本特点,也是现在很多成年人的表现:
1.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夸夸其谈却做不到,或者自卑;盲目从众。
2. 受害者心态,提不出有效建议,只是抱怨。不对自己负责,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
3. 冷漠、麻木,感觉生活无聊生命没意义,连接不到身体的感受。
4. 逆反。叛逆期不是只在普通意义的青春期,而是几乎一生都在阻抗生活。
放纵之爱:对孩子没有规则的引导,无视孩子过度侵占他人的界限。
1. 不尊重他人物品的所有权,不尊重他人隐私。
2. 觉得别人就是该帮他的,甚至帮了他还不感恩。
3. 缺乏同理心。
漠然的爱:表面看上去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选择,但其实是抛弃放弃,逃避自己无法面对孩子、无法面对负责任的恐惧,干脆不管。
孩子感受不到爱,缺乏安全感、自我价值感、缺乏内在的力量。
只有当你回到当下,回到真实的感受里,才能连接到那份纯爱。
当下是一切的答案。你不能指望用某一个特定的方法去解决一个症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原因也不尽相同。

在课程里,老师会引领你练习回当下连接感受。
分享米米老师的一段话:
作为家长,拥有强大积极的内心力量真的很重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和父母的关系里汲取力量,又能从哪里轻松获得呢?
所以,为了孩子,让我们成长和强大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