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物探索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难走的路是什么,小编认为,那一定是减肥的路。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但是一口接一口却可以。幸福的肥胖总是来得格外容易,然而悲剧的是,每块肉都有它的脾气。
节食不健康,运动又太累,减肥产品坑太多,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减肥办法吗?最近,《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距离吃货们实现“吃着”就能瘦的梦想已经不远了。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为“BAM15”的线粒体解偶联剂具有抗肥胖的功效。小鼠在口服该物质之后,即使不减少食物摄入量、不进行任何运动,也能够达到降低体脂的效果,并且该物质无明显毒副作用。
燃脂分子的发现之旅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够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而解偶联剂能够降低线粒体的效率,让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仅以热量的形式发散,从而使线粒体消耗更多的能量。
几十年前,科学家们曾考虑过使用另一种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DNP) 制作减肥药。肥胖患者每天口服300mg DNP,每周能够减重2~3磅。然而,由于有效剂量和有毒剂量“挨”得太近,稍不注意就会酿成事故,因此1938年FDA禁止将DNP用于人类。
不过,科学研究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发现DNP这条路走不通之后,“倔强”的科学家们就开始寻找其他的有效燃脂分子,BAM15就是其中之一。
“减肥神药”的种子选手
BAM15是一种亲脂的弱酸性线粒体质子体。此前,研究人员发表在《Molecular Metabolism》的一篇文章已经证实,该物质能够在较大的剂量范围内使用而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于是,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BAM15的效果及其剂量、安全性等进行了验证。
大多数减肥药品会给身体发送停止进食的信号,不过这种方法十分容易反弹,导致患者吃得更多,胖的更快。从小鼠实验中来看, BAM15似乎是一股“清流”,能让人在不控制饮食的同时达到减脂效果。
研究人员将小鼠以西方饮食(WD)方式喂养了4周。这个过程中,小鼠体重增加了20%以上,脂肪含量增加了三倍。随后,研究人员将小鼠分笼,让其中一组在沿袭西方饮食的同时服用0.1%浓度的BAM15,而另一组以杂粮喂养的小鼠则作为对照组。
5周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尽管两组小鼠卡路里消耗相同,但是BAM15小鼠体重减轻了15%,并且减掉的基本上都是脂肪,说明BAM15可以逆转饮食引起的肥胖。
进一步分析表明,BAM15喂养的小鼠血浆甘油三酸酯水平降低了29%,肝脏组织中存在抗氧化剂和抗炎表型;在治疗的3周内,BAM15完全逆转了由西方饮食引起的葡萄糖耐受不良和高胰岛素血症。
该报告的通讯作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药物发现中心的Webster L. Santos说,“这些小分子改变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让我们在不做任何运动的情况下燃烧更多的卡路里。”
这一结论也在其他研究中得到了证实。6月11日,《EMBO Molecular Medicine》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BAM15可能是治疗肥胖症和相关疾病的有效药物,可预防肥胖并改善血糖控制。
仍有问题尚待解决
不过,尽管BAM15在小鼠实验中有效,但是半衰期却相对较短,仅为1.7小时,如果要用于人体口服,最佳半衰期需要更长。
Santos的实验室正在调整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其能够在体内停留更长时间。目前,他们已经制造了几百个与此相关的分子,以期寻找改善人体燃烧能量的方式。
总之,这项研究证明,BAM15是一种罕见的线粒体解偶联剂,在预防和逆转肥胖的同时,不会影响食物摄入和体内肌肉水平。这为肥胖、糖尿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一步治疗和预防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1] Drug researcher develops 'fat burning' molecule that ha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2] Mitochondrial uncoupler BAM15 reverses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mice.
[3] BAM15‐mediated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cts against obesity and improves glycemic contro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