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以圣人哲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闻名于世,被世人所追崇。不过,里面有很多经典语录容易被误读。不仅影响人们对圣人哲学的信心,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子曰:“吾不试,故艺”。就容易被误读。从字面看,容易被理解成:“我从不参加考试,所以才会多才多艺”。很明显,这样的表达是解释不通的。
其实,这句话要与孔子所讲的前一句合起来就容易理解了。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紧接着孔子又说:“吾不试,故艺。”这两句话看出孔子的真实想法,前半句表达了由于自己学问不足,做事经常被人看不起,所以他才产生了后半句“吾不试,故艺”的想法。孔子此时产生了对学问的渴求,希望努力学习学问,而不是为了通过考试或是通过自己的学问去换取功名。
这种一心研究学问,心无杂念的学习让他达到了最高的艺术境界。之所以孔子要把学问与艺术境界相结合,是因为,当把求学问与艺术结合,就会让人感到快乐,愿意孜孜以求,不断精进。不会像我们现代人读书,为了谋求职业和前途,失去了对学问本身的兴趣,所以这种学习只是应试而学,打不打很深的艺术造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