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做笔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就是划线吗?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这里是重点,做个记号,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画一条线。然而,当我们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这样的笔记方法并不能看出书的结构,看不出哪些是真正的重点,更看不出层次感。
一本书,作者在写作之前都会有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以及论据或者故事的阐述,因为这种结果也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论点),论据,便构成了书的整体骨架。
然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写完之后,这样的结构、骨架却被隐藏起来了,因为华丽的辞藻,冗长的解释,或者枯燥的故事情节。然后我们阅读就是为了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者站在同一频道上。(在文章最好,我也会给出我这篇文章的结构)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就是怎样把书本的整理框架提炼出来,其中用到的两种笔记法,以及最后思维导图的整理。
先让大家看三张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是我常用的三种图形标记法,已经形成了我的习惯,我总会在书的前几页写上这么一段文字。这样,别人愿意阅读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就知道整本书在讲些什么。
图二是一个样例,这个例子看起来不是很好看,可能是因为要做笔记的内容正好是这样的排列了。
图三是摘自《NLP复制卓越的艺术》小册子中的一张图。
图形标记法
上面三张图也正是我要阐述的两张做笔记的方法。第一张图和第二张图正好对应,图形标记法(希望你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名字),波浪线,标出这段文字要阐述的中心思想。横线就是一个个的论点,或者是分点要阐述的内容。因为描述或解释的内容会比较多,就用两个大括号,平时做比较的时候也要配好对,这样方便后续的阅读。
三色标记法
这里的三色就是红、橙、黄。对应的就是我前面说的波浪线、横线以及大括号。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
对比,图形标记法和三色标记法,从效果来说,大家会更倾向于三色标记法。颜色带来的视觉的冲击不同,让我们能很容易的看出文章的结构。三色标记的唯一要求就是三色荧光笔要常常带在身边,而图形标记法一支笔就够了。
我个人比较推荐三色标记法,当身边没有荧光笔的时候,我还是会用图形标记法,这次春节回家,只带了书回来,没带荧光笔,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思维导图
当做完笔记之后,是不是就算完了呢?这个时候我还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思维导图。再一次提炼书中的核心内容,便于以后翻阅的时候容易回忆内容。
下图是针对,色彩对情绪的影响所作的一个思维导图。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不管图形标记法还是三色标记法,都不一定能很完美标出整段的结构,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正了。
图四
最后,附上这篇文章的一个思维导图以及个人微信号。(欢迎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