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因为没听到手机闹铃,睡过了,导致昨天一整天都很慌乱。今天吸取教训,昨晚睡前闹铃调了三个,分別是6:20、6:25和6:30,再三确认是响铃状态才放心。可能还是因为心中有事,一夜竟醒了三次,所以昨晚的睡眠质量不高,早上起床,头昏沉沉的。
昨晚10:30蒋老师亲切地询问我:写了吗?
那会儿我才开始写,心里不禁有点慌,因为蒋老师跟我说过简书日更每天发稿截止晚11点前。尽管如此,我还是写到了11:30,写的是我的学生小柯的故事,原本可以写得很好的,但因为心境不够平和,文章只能草草交差。关灯准备休息的那一刻,我觉得对不起蒋老师,辜负了他的期望;也觉得对不起自己,因为没有提前作好写作安排,导致自己又熬夜。不管怎样,身体总是最重要的。
总之,我在悔过与难受中度过了这一天。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別就在于人会思考。
今天上午没课的时候,我一面思考着今天及以后该如何调整自己,一面迎来了下午教科研的盛会,主题是“教科研伴我行”,参加会议的都是每所学校的骨干教师,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其实,我就是沾着我们校长的光(校长知道我爱学习),来蹭会的。
果然没有白来,下午1:30会议准时开始,小小的会议厅挤满了人,给我们做报告的几位大咖都是教科研方面杰出领跑者。其中有两位的报告特别精彩,真的算得上精神上的饕餮大餐。我如饥似渴,旁若无人地沉醉在其中,眼前犹见一大片荷花池,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现采撷荷花上晶莹通透小水珠一二。
第一位马莉莉老师,是苏州市木渎中学老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带,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获得者。马老师是“微课程”和“对分课堂”的首批探究者、实践者,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以及“一课一文”的创作热情,令人感佩!


第二位马兴卫老师,今年刚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学带,苏州市名教师。如果说马莉莉老师的报告接地气,那么马兴卫老师的报告则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他用他自己成长的经历让我们相信一步步前行的力量。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诠释貝体而生动,有那么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不久的未来,我也会成为他口中说的那枚“优秀”……这样的感觉真的很棒!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有梦想有憧憬总是好的。
因为有这场精彩无比的报告,今天这一天是欢愉而充实的,同时又是闪着光的!

今天这一天快结束的时候,我对自己作出了反思:
1. 以后简书上的文章,随时随地撰写,不要总等着每天晚上写(不要总熬夜),赶的急的文章不是好文章,至少不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正如蒋老师所言,我手写我心,写比写什么更重要。
2.前一阵读了薛瑞萍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老师就是以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她和孩子的成长。我觉得这种创作形式蛮好,以后简书日更便可以用此形式,既吻合了日更的含义,又让自己每天的日子在思考中度过。有思考的人生才有意义,因为你会不断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