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

作者: 月儿上山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8-24 22:55 被阅读478次

许多南方人去过梅关古道。如今我才来,显得孤陋寡闻,舍近求远了。

从字面上理解,梅关古道该是两边种满梅花的远古道路。如不满足表面上的理解,唯有走近它,才能看得更清楚。

今天我冲着它的悠远,踏着二十一世纪的脚步去抚摸这条千年古道。

走进梅关,踏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古道往山上走,它的宁静和厚重感让我不忍用话语去打扰。我抬头仰望山巅,低头走路沉思。

梅关古道

听着脚踩在石板上的声音,如在听发生在这条路上的千万故事。看道路两边长得郁郁葱葱的梅树,想象着簇簇梅花盛开时,古人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或骑着高头大马跑过来的情景……这样一条古道,曾承载着如万里长城般重要的使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自己打下的江山,在北方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对南方开通关道,积极开发岭南。

公元前213年,秦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即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横浦关就筑在梅岭顶上,因此梅关在秦时也称秦关。

公元716年,唐代宰相张九龄路过梅岭时,见山路险峻难行,便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唐皇接受了他的谏言,并命他负责扩建梅岭古道。

此项工程浩大,历经艰辛,可被打开的关道,一夜间又神奇地自动合上。下令再打开,入夜便又合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张九龄听说山上有道士高人,便带着手下人上山请教。只见白发须长的道士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无奈地摇摇头说:“需用宰相夫人的血命洒在上面,方可开关。”

张宰相不相信道士的话,也不跟夫人说这事。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道士的话还是传到了张夫人的耳里。夫人为夫君的事业,也为了南北人民通商贸易,偷偷来到梅岭,向北叩头三次,对南边注视良久,然后微笑着一跃而下。从此关道没再自动关闭,古道终被打开。

后人为感戴张夫人和纪念张九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建造了“夫人庙”。

当然这只是传说,我们暂不管它是否真实,总之关道被打开了。

梅关古道

古道开通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有“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之说。

很多从北方来的商人,过关后聚集在离梅关古道不远的珠玑镇,进行通商贸易。当时的珠玑镇热闹非凡,状况繁荣。它就是如今的南雄珠玑古镇。

梅关古道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如今梅岭下仍可见古人用来喂马的饮马槽,道旁修建了一座半山亭,又名来雁亭。

这里曾留下许多文人武客的足迹和诗句。当年苏轼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途经梅关休息,接着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岭南人民的热情欢迎。

孙中山北伐军曾三次通过南雄梅关,进入江西,取得第三次北伐战争胜利。

陈毅率领红军在这里进行了3年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对于常年翻山越岭的红军来说,梅关古道算是极好走的高速公路了。

我们客家人也是从秦征岭南融百越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大量从中原出发,通过梅关南迁。散落在闽粤赣交界的山区,扎根繁衍生息,再向南方其他省,以及海外播衍。

最终客家人成为汉民族中一支分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直到现在,散落于天涯的他们,仍保持着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化、民俗和客家精神。

随着粤汉铁路、雄余公路、高铁路线开通,梅关古道已经完成了南北主要交通要道的历史使命。

它如一位迟暮的老人,安详地坐在那里,泰然自若,从容,冷静地在千年之后的阳光下,挥洒着豪迈气概。

梅关没有成为废墟,不会变成荒原,看着它被南雄客家人悉心地照料着,如照顾自家老人般细致用心,我欣慰地举步回去。

回首望着这条幽静的古道,我知道自己还会再来。在寒冬腊月、梅花盛开季节里;在心心念念,欲与历史对话时。

过了这门就是广东

相关文章

  • 梅关古道

    许多南方人去过梅关古道。如今我才来,显得孤陋寡闻,舍近求远了。 从字面上理解,梅关古道该是两边种满梅花的远古道路。...

  • 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虽然近在咫尺,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看看。这一次终于在8月13日成行。 早上不到7点我们就出发了。一路畅通7:3...

  • 游梅关古道

    梅关古道是一条用碎石砌成的千年古道,位于古老县城大余县境内的梅岭脚下,赣州与广东的交界处。它穿越梅岭直达广东的南...

  • 冬访梅关古道

    千古雄关分粤赣,梅花越岭独偏南。 行人风卷幽香去,尘浼不归心亦甘。

  • 爬山记——梅关古道

    爬山真的好累好累哦,可是一年到头也爬不了几次吧,去年爬了白云山,今天爬了梅关古道。 有时候抱怨生活太平淡,每一天都...

  • 千年古道——梅关

    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北28公里的梅岭之巅。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宰相张九龄奉召开凿而成。是古时连接长江...

  • 梅关古道·梅(一至六首)

    古风(一) 一路香雪一路游,南粤雄关誉九州。 傲骨凌风迎早岁,漫山竞绽抢锋头。 古风(二) 梅关古道好风光,盛誉天...

  • 梅关古道之行~10月4日

  • 蓝关古道

  • 蓝关古道

    看到“蓝关古道”,脑子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著名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不确实两者有没有关系(后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梅关古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jy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