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强不息故事随感
房价在飞,而我们在下坠

房价在飞,而我们在下坠

作者: 阿何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23:16 被阅读0次

文 | 阿何

01

凌晨起来上厕所,发现手机里躺着一条新微信,是老乡赵赵发来的。

“老何,我决定了,回老家混了,今天就跟老板提辞职!”

看了下发送时间,是凌晨两点钟。想起很多年前,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间,赵赵在南下的火车上给我发了条短信,字句中满是即将工作和闯荡江湖的兴奋,不禁心情有些复杂。

几年来,我不知道这已经是第几个因为房价而离开广州的朋友了。

身边的这批人,差不多都是在05-09年开始工作,到现在也纷纷奔三奔四了。一些事情在逐渐变化,比如我们凸起的肚腩,冒起的白发;一些事情基本没怎么变,比如我们的收入;一些事情翻天覆地,比如房价。

记得也就一年多前,几个朋友吃饭聊天,还在感叹全国各地的房价都在飞涨,唯独广州没什么大变化。没想到就在2016年,一切都变了。中心区的房价飞涨,郊区也纷纷跟进,熟悉的城市一下子陌生起来。

天河的二手房纷纷突破四万五万一个方,地理位置稍微好点,小区稍微好点,动辄六七万。原来不受待见的白云区,房价也两三万起步了。即便是无比偏远的萝岗区,两三年前一万多的房价,现在也基本都超过了两万。

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可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赵赵最后还说了一句,说自己在广州呆了快十年,到今天才发现这座城市从未属于过自己。不知怎的,听了便有些心酸,却不知说些什么。

有时候也会想,如果不是当初我毅然从国企跳出来创业,如果不是正好在这波飞涨前买了房子,我会不会也在打包收拾行囊,“逃离北上广”呢?

02

我07年大学毕业,彼时,学校附近的华清嘉园小区也就7000块一个方,大家已经在感叹房价怎么可以这么高。而前两天大学同学告诉我,这个小区的挂牌价已经是10万块一个方。

他算了笔账,毕业十年,班里工作的同学平均收入大概涨了三四倍,可房价却涨了不止十倍。后面自嘲了一句,中国最好大学毕业的一群人,绞尽脑汁努力了十年,最后发现成果不如当初借钱买套房。

我说你就别嘚瑟了,你不知现在很多上市公司经营一年的利润还不如北京一套房么?前几天新闻还报道,说上海一家亏损多年的上市公司,就因为卖了两套房就扭亏为盈了呢!

现在每一个有房的北京人,都是一座移动的金库,两个有房的北京人结婚,不亚于两家上市公司合并。真正该感叹的,是那些还买不起房且估计再也买不起房的北京人。不对,那还能叫北京人么?

03

我们所处的世界,仿佛一切都在上涨,唯独我们自身在不停下坠。

很早我便发现,我们对世界认知的界限,在被房价逼迫的不断后退。而一旦到底某条底线,量变便会发生质变。

最早的时候,单位是有分房的,但要看资历。那时候我们知道,只要自己慢慢熬,只要年头到了,就能分到房子。每个人都能看得到未来,只需等待。

稍后,福利分房结束了,要自己买了。可房价不高,你需要省吃俭用攒钱。可是只要稍微注意一点,攒个十年八年,首付还是交得起的。

在最黄金的年华,我们都在为房子打工,牺牲了旅游、美食、消费,可也还能接受。毕竟在中国人观念中,买房是人生大事,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再后来,只靠自己努力攒钱已经不行了,开始需要家里的支持。本来工作后为经济独立而自豪,可慢慢“啃老”从被人鄙视的现象到成为常态了,甚至被没有老可啃的人羡慕。

只因为一套房,就把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辛苦积蓄的财务席卷而空。我们也没想到,这件在之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慢慢接受了。

更后面,靠自己努力+啃老都不够了,买房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向亲朋好友同事亲戚四处借钱。买到后除了供房贷,还要辛苦地还债。

买房的快感会迅速褪去,我们悲哀地发现,生活水平急速回归到最贫穷的状态。不敢去旅游,不敢去消费,不敢去饭局。以前我们肉体上处于家和公司的两点一线,现在我们连灵魂也只能两点一线了。

我们越过越苦,越买越远,一步一步往后退。直到最后这条线的到来:

即便你愿意承受每天几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即便你可以承受买房后只能温饱的生存状态,即便你痛心地啃老啃个精光,即便你厚着脸皮能借的人都去借钱,你还是买不起房了。

如果你在一线大城市或者部分二线城市,这条线已经近在眼前。

到了这条线,我们不再关心房价了,因为关心了也没用。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默默忍受无休止的租房搬家。我们看似放下了“房事”,实际放下的却是整个青春期的梦想,以及对所有可能性的期待。

04

好像不用如此悲观,实际的情况可能更加让人绝望。

有人会说租房、逃离似乎都非不能接受的选择,毕竟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的观念不也一直在改变么?

然而过低的租售比和不断上涨的房价,注定了房东始终把买卖而非出租作为营收手段,这也意味着你要无休止地搬家。也因为如此,你不敢购买大部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物件。

别人住在家里,你却永远找不到家的感觉,认为自己是个过客。你也没啥投资手段,只能看着积蓄贬值,而房子离你越来越远。

回老家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在什么都朝大城市集中的当今中国,老家也往往意味着资源匮乏、关系复杂。在城市里,你还相对能靠能力和打拼挣取相对合理的收入,一旦回去,要么慢慢成为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要么一样不如意。

我们带着梦来到城市,谁又想带着破碎的梦离开它?每一个如今为房子而焦虑憔悴的我们,当年不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少年?

岁月催人老,房价更催人老。只不过前些年,还可以带着微弱的希望死皮赖脸待在灯红酒绿之地,按现在的走势,又有多少人只能含着眼泪离开?

从未有其他事物,可以让自认为勤奋、坚持、优秀的我们,深刻感受到自身的卑微了吧。

05

很多人都曾经问我,说阿何现在房价这么高我们该怎么应付?未来房价会继续涨吗?

我说凭啥大家都认为,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让你满意的答案呢?或许中国人文化基因中都太渴望有一套房了吧,才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件事始终是可以解决的。

其实,看看香港、日本等发达地区,大概就能设想到大城市年轻人的未来了。要么是辗转在一个又一个几平米的鸡笼里,要么是一家五口挤在一间不到三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再要么就是申请之后等待十几年等来政府少量的廉租房(还得靠抢)。只要你还待在这个地方,你就必须忍受。

许未来我们的常识会继续被改变。那时候可能大家都认为上班要坐两个小时地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超过五十平米的房子将被认为是“豪宅”。现阶段,很多年轻人之所以向往城市,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透明的环境,让我们还能为梦想而打拼。在未来基于现实考虑,到偏远的小地方混日子可能才是常态。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出路,地域和收入挂钩的现象可能会有所改善。在企业打工不是劳动的唯一方式,像电商、在线教育等平台化生存,能让一些有技能的人不在大城市反而过得更好。然而更多人终究是普通人,而生活也没给他们太多选择权。

能看到趋势的,可能现在就已经在准备。看不到的,只能一日一日等待未来的到来,幻想着“问题肯定可以解决的”。

梦想早已经被碾碎,我们都被迫以最庸俗的方式活着。最可悲的是,可能还会嘲笑又一个前来询问的年轻人,“你傻呀,居然会有在城里买一套房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可是,在自己喜欢的城市,有一个自己的家,不应该是最朴素的一个想法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居然变成了梦了呢?

我也不知道答案。

相关文章

  • 房价在飞,而我们在下坠

    文 | 阿何 01 凌晨起来上厕所,发现手机里躺着一条新微信,是老乡赵赵发来的。 “老何,我决定了,回老家混了,今...

  • 0407-标题党之直言式

    1.房价在飞,而我们在下坠。 2.你不要一直等,等成一条狗。 3.没有在地铁上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4.讲真,...

  • 房价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追

    前段时间赣州出台了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不知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还是大家都在愁。买得起房子的不差房子,买不起房子的还...

  • 下坠时你实际上是在飞

    蔷站在转角大阳台上,从27楼看下去,人真的好小。不知道从阳台上跳下去会怎么样?蔷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不禁被自己疯...

  • 我们在飞03

    苍茫天地间,浩气冲霄汉,战鹰啸长空,扶摇在云端; 集思齐向前,合力共登攀,西风明月下,思飞舞秦川。 1...

  • 源头

    可乐鸡在可乐的浸泡下死亡 而橘廿在众人的欢愉中死亡 众人的欢愉是她的葬礼 下坠 下坠 坠入血红的深渊

  • 心在飞,梦在飞

    春天来的好快,快到跟唰唰翻新的手机屏面似的。 春风来了,春风里流淌着钢琴上弹奏出来的明快、明净的旋律。 平明的风啊...

  • 叶在飞,叶在飞

    暗恋的滋味是什么?如果我是一片叶子,暗恋的滋味就是我身上深深深深镌刻的脉络,不死不灭。——题记 ...

  • 在飞

    历经了长达半小时的晨勃后,换上了一年前的平角裤头 面朝胡同,北风呼啸 华北平原静悄悄 我跨过了山河大海,越过了温饱...

  • “靠爸妈买了房,我从此失去了自由 ”

    在中国,没有哪个词比“房价”更有流量了。2010年,我们在聊房价,2018年我们还在聊房价。 上周五我们发布了话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房价在飞,而我们在下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qw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