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欧洲杯感想(15)
今天说说解说。
有一个偶然机会,因为央视没有转播,看了一场外国解说员解说的外国足球比赛。英语口语完全听懂是没那水平的,但大概意思听个七七八八还是应该有那个能力的。不敢吹牛,现在教育体制下从1962年起就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我们这代人应该是有点骄傲的本钱的。要知道1949以后的大中学校,基本上都是在学俄语,因为老大哥太霸道。中苏关系分裂后,也就是从1962年开始,教育部决定在中学开设英语课程,而我那年正好是初一。因为师资等种种原因,还是只有一半的学生开始学英语,而其他另一半还是继续学习俄语,哪怕它一点用处都没有。今天的孩子们听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觉得是天方夜谭,可回去问问你们的爷爷奶奶们会英语的有几人。这是题外话,有点扯远了。
外国的足球解说一般也是两个人,一个人只是负责说出眼前持球运动员的名字,注意是只说名字,不加任何修辞。另一名负责解说战术和渲染气氛,而且是以渲染气氛为主。有时候那个男高音的声音会拉的很长,酣畅淋漓,高八度的情景都有。
中国足球解说是踏着时代的步伐走过来的。很多很多年前,中国人最熟悉的转播解说员是叫个宋世雄的人。90后,00后甚至有些80后怕是都不知道。受当时实际状况的影响,中国人只能靠听,靠听收音机,无论是足球、排球。所以他的解说风格就是一个人以最快的语速把场面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尽可能详尽地告诉大家。随着社会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宋世雄还曾经同时做过电台和电视台的解说。可以想象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他及他那种解说形式被淘汰的必然性。
于是新的一代解说员诞生了,包括黄健翔、韩乔生、刘建宏,当然也不能不包括于嘉、张伟平和童可欣等等出色的解说员。大概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具体年份我不想去查他了,没有意义。中国足球出现了著名的铁三角,当时好像是还有个叫什么《三味聊斋》的栏目。那是中国的黄金年代,不止足球。这三个人是黄健翔、刘建宏和李承鹏,又一想不对,李承鹏和高晓松好像是客串,主角应该有白岩松,要不是不可能叫“红白黄”组合的。总之那些年那些事值得回味,值得纪念。
现在的足球解说解说员,央视怕是就只剩徐阳一颗独苗了。
我们的一些解说员之所以不是太受欢迎,我想大概是两个问题。一是自身定位,要定位于自己也是个普通人,不是先知先觉的圣人。类似这种欧洲杯世界杯的大赛,能够挑灯观战的基本都是有一定素养和水平的观众。这一点很重要,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看到想到,不要有某些“为此为大”的思想和定位,这样的解说员就会有前途,否则就是得啵得啵的啰嗦鬼。二是要有思想,体育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之所以受如此大群体的关注,就是他的文化含量更高,更远。对足球不能从思想处着手提高自己的解说水平,那你就还只是一个得啵得啵的啰嗦鬼。
今年是黄健翔那段著名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主持词出世15年,也是激情四射的黄健翔喊出“意大利万岁”15年。说起来值得纪念,有点遗憾的是,在这样的大赛上类似黄健翔这样既有足球知识,又有社会责任,同时还有激情的解说员后继无人。这对中国足球是一个损失,对中国的足球文化造成的是伤害。要知道,提高还是拉低这个民族对足球的观赏水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解说员应该是有所担当的。
足球文化,博大精深,民族特性,人文社会,经济发展,足球都是能够影响到的,能够被反应的是一个重要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社会制度先进,社会发展水平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和民族,它的足球文化足球水平应该是同步的。这样说吧,一个制度优秀,文化领先,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国家不一定会有一支进入世界最前列的国家队,比如…(不说了)。但是一个制度保守,文化封闭,经济滞胀的国家是可以肯定是出不了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足球队的,比如…(不说了)。
明天凌晨淘汰赛开展,这是场场都要有输赢的比赛,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