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书法
20190624
写此段的目的有三:一为记录,一为说理,一为练笔,但终究可以理解为游戏,不必在意,玩玩而已。
一:记录
言语之中就所说之事有些异议,便约定以五年为限,到时看效果。我的意见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结果。此语并不是说能与不能,而是说此事原则上毫无意义,与能力无关,与热情无关,即便是真的能够坚持到五年之后的今天,其意义也不大,并且单从就事论事角度看,最多能够达到,只能是厚度,没有深度,有技巧,没有实质。
二:说理
1。什么是书
书,简而论之,是书写,以及由书写演化而成其果,书籍,概而论之皆源于书写。书写的关键是文字与内容,也就是要有书写东西,才能有书写的行为。
2。什么是法
法是规范和准则,也是约束。
3。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书写的法则,规范。
4。书法能够学习吗
书法是能够学习的,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一种或几种书写规则和技巧。
5。书法需要学习吗
广义而论,书写之法是需要学习的,字义,词意,字形,笔顺,都是需要学习才能够掌握的。书写的初期,并不是书写,更像是绘画,要像,等到进入书写的中期,书写才变成真正的书写,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法则,可以说是自成一体。然而在文字完全以个体形式呈现,然后却要在相对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就需要统一的形式,便于阅读,因而也就有了规范,“书同文“一个含义就是书写的形式统一。在统一之中的变化与审美选择,就形成了书法。
书法不是自然的产物,只是一种主观意识。
从纯粹书写内容的角度看,没有必要学习书法,只要把标准汉字写好,写正确,注意,各个时代的标准不同,就足够了。
6。为什么很多人在学习书法
关于书法,有一些误区,或说是误读,甚至关于写字也是一样。所有能够书写的人,应该都在用自己的方法,书写自己的事情,换句话说,书与写是互为目的的。
书法的本质是文字元素的排列与布局,这才是书法的关键,而布局形式的一些变化,构成了现在意义上的所谓的书法,也就是“体”。法是文字的“质”,体只是文字的“形”,没有形,文字依然存在,而没有质,文字也就没有了,尽管有变体文字书法,那不是书法,更像是假借文字外衣的绘画。
说到这里,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人只在学形,不去研法,最终使得书法与书写之法渐行渐远。
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的书法,更多的是附会。
7。这是在说书法无用吗
可以这样说,但是针对的对象是现代。现代书法的确无用,也害人。
如果说学会了一种技能,但是在生活中却不去使用这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学习不是一种浪费吗,反过来看书法,是否也可以适用这样说法。
在以书写为主的时代,书写之法已经融入到生活,乃至生命的细节之中,没有书写,就没有表达。试想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流传的真品,当初书写的时候,提笔之时,可曾想过用什么体例,什么笔法,没有。
法为书用,方得为法,为法而法,法之不存,这就是当下的书法。
骇人听闻、危言耸听、惊世骇俗的说法,现在书法真的无用了。
现在用于实用的文字书写在现实占用的比例,恐怕不足百分之一,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摒弃书写,书写的存在都变得没有意义,书法的存在还能有吗。
对于这个话题,还可以展开,这里就不说了。
8。怎么看待现在的书法热
书法不热,即便是多人从事的活动,也不能说热。
再强调一下,无书之法,不是书法。
现在的书法,更像是涂鸦,但是远不如涂鸦来得实惠。涂鸦绝对是自己内心的表露,而且没有限制。
9。书法的未来是什么
书法没有未来,未来没有对于书法的需求。就像是商周的铜鼎一样,虽然精美,庄严,现在还有用的吗。
在未来,汉字能够保留,恐怕就已经是幸事了。
三:结语
其实除了书法,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作为一种僵死了东西,我的观点,不学也罢,或者说可以学法,不必学形。
或许有异议的声音,但是可以等,可以看,可以思考,终究事实会有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