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早晨,吉林市40路公交车上一位自称80岁的老太不停地骂司机,说司机一见她上车就关门。司机一直没有还嘴,老太也不听乘客的解释,以致于司机不得不把车停到路边平复心情。老太又与劝架的乘客吵起,司机准备起身劝架时突然倒下,乘客连忙施救。骂人的老太喂给了司机救心丸并为他进行急救。老太心善,但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从而导致了一波三折的事件。
首先看看老太的行为。老太不听解释地骂司机直接导致了司机的病发,最终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什么回报,反而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显然是两害而无一利的。老太特意自称是80多岁,骂的理由是司机见她上车就关门,由此我们能感觉到老太的无理取闹和主观臆断,没有去理解他人。我们提倡尊重老人,并不是说只要是老人,就可以为所欲为。老太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的行为显然时对此的误解。
而司机的反应很好地体现出了他的职业道德,冷静与尊重。司机保持着开车的状态并没有去争辩什么,一是职业要求,二是对于老人的理解与尊重。但或许由于老太言辞过于激烈,司机感受到自己心情的波动,出于安全和责任的考虑及时停下车平复,这一举动可以说拯救了一车的人。
生活并不缺少真善美,关键在于用如何的心态和眼光去寻找。司机以高素质对待他人和职业,老太也会用心为他人急救,但中间缺少的,便是一分理解与尊重。放平心态,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冷静,才能真正有心灵上的沟通,否则什么结果也不会有,也难以看到生活中的真善美。
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地方都渗透着这一大智慧,古有“六尺巷”传说,因理解礼让经久不衰。也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说法,在一些小事情上不必太过计较,正如这一事件,假若老太也能有这一种心态,把自己主观臆断的想法变为理解和宽容,那么事情也不会弄的如此麻烦了。
高一(1)班 文凯 1801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