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陈胜:看懂舆论,自下而上地抗争 | 史记

陈胜:看懂舆论,自下而上地抗争 | 史记

作者: 稽圣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11:08 被阅读0次

陈胜:看懂舆论,自下而上地抗争 | 史记

历史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产物。而当下的每个人,又即将是未来的参与者。看懂了历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现在,也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

今天,就来讲一讲陈胜。

陈胜,从称王到死亡,只有短短的六个月时间。

但是,从陈胜的事迹中,却能够看到很多精彩的内容,例如舆论战,骄兵必败,政权合法性等问题。

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直接捅开了秦二世统治下的繁荣假象。随着陈胜的步伐,各地豪强争相起义,再次将华夏带入到动乱大潮当中。

一、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作为天子,本质是替天行道,将百姓管理好,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是一个政权的合法性来源。随着阿房宫的重新修建,帝国疆域扩张,二世荒淫,这些行为所带来的成本,都转嫁到百姓身上,成为压在百姓身上的重石。

陈胜作为一个屯长,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深层次含义,他知道要变天了。不仅底层人民蠢蠢欲动,原本被秦始皇统一的六国后人,也在暗地里进行谋划。像张良,就曾经刺杀过秦始皇。

从史书上来看,陈胜造反的起因,是因为带领九百个壮丁去渔阳守卫边境。但是,在大泽乡的时候,因为大雨耽误了行程。陈胜吴广等人,害怕因为误期被斩,所以起兵谋反。

有人根据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推理说,像陈胜吴广这样事情,实际上不会斩首,只是责罚而已。但是,我们要明白,此时的社会风气,政治氛围已经大变了。地方官员不一定会遵守国家律令来做事。

陈胜吴广是死是活,是很不确定的。所以,与其将生死交给不确定的未来,不如把握在自己手里。

于是,他们两人开始谋划,并说了一句话:“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我们分析这句话,能够看出陈胜吴广的野心。“死国”,指的是为国家而死。为哪个国家而死?肯定不是秦朝。那么,就只能是自己建立的国家。

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陈胜吴广的野心,并不是单纯地想反抗,而是通过反抗,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

接着,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胡亥不当立为天子,应该立扶苏为天子。这句话,是推翻了秦朝的政权合法性,相当于给自己举了一把大旗。

接着,陈胜吴广找了一个算命的,占卜了一下成事的概率。算命的很聪明,看人下菜碟,知道他们的内心想法,就说,你们要做的事情,全部能够成功。

陈胜吴广听到这句话之后,反复思考,突然之间恍悟过来。他们认为,这相当于给他们找了一条出路。要想成事,必须要有人。如何得到他人的支持呢?最简单,最省成本的方式,就是通过迷信手段。

于是,他们偷偷将一条布帛,塞到鱼肚子里面。等到有壮丁买了鱼回来后,一剖开,发现里面写着“陈胜王”的字,瞬间吓了一跳。

接下来,陈胜又让吴广在半夜,偷偷跑到破庙里面,假装狐狸叫,模糊地喊着“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壮丁们被吵醒之后,窃窃私语,暗中都看着陈胜。

这是陈胜吴广的第一步棋。

制造出了迷信的气氛之后,还不足以聚拢众人。为什么呢?因为众人头上,还顶着一个秦朝的官员,将尉。

陈胜吴广这些人为屯长,相当于是小队长。小队长头上,还有一个大队长。大队长有着大权,如果压在头上,没有人敢轻易乱来。为此,除掉将尉,就是陈胜吴广的第二步棋。

他们很聪明,没有直接暗杀将尉。因为如果将尉不明不白地死了,非但起不到聚众的效果,反而还会引起内部的纷争与恐慌。

所以,陈胜吴广利用了各个层级之间的矛盾,成功激化矛盾。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吴广对众人非常好,大家都很听他的话。有了这一点后,吴广就找了个机会,多次在将尉耳边说要逃跑的事情。

将尉作为秦朝官员,自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而吴广又像一只苍蝇一样,整天在耳边嗡嗡嗡。将尉实在受不了了,就鞭打了吴广。在鞭打的过程中,身上的剑不小心掉了出来,吴广乘机夺剑,杀死了将尉。而在一旁的陈胜,也杀了另外两个将尉。

从整个过程来看,陈胜吴广似乎是被逼无奈,一直都处于被动、弱势的一方。也正是制造出了这样的假象,使得众人非但没有责怪陈胜吴广,反而同情了他们。

一方面,陈胜吴广想通过将尉鞭打下属的事情,来放大秦朝官员的残暴。而另外一方面,陈胜吴广想把这九百人,都赶到自己的船上。

因为将尉一死,没有人能够轻易逃脱干系。

经过前两步的谋划之后,终于把人给聚齐了。有了人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们的心绑在一起,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洗脑。

陈胜吴广说,我们遭遇到了大雨,肯定是没办法按照约定日子赶到目的地了。而误期则会被斩首,就算是不被斩首,守边境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人,要么不死,如果要死,就一定要死得轰轰烈烈。

接着,陈胜喊出那一句非常出名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来看陈胜的话。首先,是激发出了众人内心的斗志。如果非要死,不如在死之前,干点轰轰烈烈的事情。你看朝廷上那些人,凭什么他们就能够当王侯将相,我们就只能够去守卫边境?我们也有资格去当王侯将相。

这一次洗脑,非常成功。大家听了之后,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纷纷聚在了陈胜的周围。

二、舆论战

陈胜吴广起义的第一步,走得非常漂亮。我们看整个过程,是环环相扣的。

首先,苦秦久已。这一句话,是推翻了整个秦朝的政权合法性。我们上面讲过了,政权的合法性,就是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保障,又有什么资格统治国家呢?

西方国家经常在舆论上抨击我们,说我们没有人权。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世界才真正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权。真正的人权,就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像美国、印度这样的大国,感染人数指数爆发,死亡人数天天大涨,我们能说他们有人权吗?不能。

接着,是推翻秦二世的天子地位。陈胜吴广他们想说明一点,胡亥这个人,根本没有资格做皇帝。只有扶苏才有能力做皇帝。为什么呢?因为扶苏在民间的名声非常好,百姓都拥护他。这是带有迷惑性质的口号。

就好像特朗普一样,整天抨击其他国家,抨击自己的对手拜登。实际上,也是在制造舆论,提升自己的正统性、合法性。我们看特朗普,千万不要认为,他是一个呆子,傻子。

相反,他这样的人非常精明。他所说的那些话,表面看完全没有逻辑,连个小孩子都能够看出毛病。但是,那些话都是经过特殊包装的,具有鼓动人心的作用。

特朗普想要连任,就势必要制造出巨大的舆论场。而制造舆论场,最好的方式,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更加荒唐的话,就越能够传播开来。如果我们真把他说的那些,当成是他的真正能力,就很容易被他所迷惑。

随后,是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我们深层次去分析这句口号,这是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更为灵活,更为公平的晋升制度。普通人、底层人民,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够成为王侯将相。打破了阶级的固化,自然能够得到更多底层的支持。

但是,这句口号,也为陈胜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三、失败

陈胜是个有野心的人。

早些年,曾经给别人当雇工。有一天,休息时间,陈胜对身边的人说“苟富贵,勿相忘。”意思是,如果将来我们谁富贵了,可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这群一起干活的人。

身边的人就笑他,你一个干农活的,富贵什么,别做梦了,赶紧把活干完了吧。

陈胜叹了一口气,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们这群井底之蛙,又怎么会理解我呢?

此时的陈胜,很像我们现在的很多人。被生活困在一方,想要挣扎,却连挣扎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心中却一直有一团火在烧着。仿佛不去做,不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生不如死一般。

陈胜起义之后,很快就聚齐了许多的人。但是,过度的顺利,反而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陈胜骄纵了。有个农民来拜访陈胜,没有注意场合,说了一些陈胜的糗事。陈胜听了不是滋味,就找了个借口将他给杀了。后来,那群“苟富贵,勿相忘”的人,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就开始远离陈胜。

其次,是任用朱房、胡武这样的奸臣。

《韩非子·南面》: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党而相非。非誉交争,则主惑乱矣。

从另外的意义上看,由于陈胜的过度信任,导致朱房、胡武反过来控制了陈胜。别人要想得到陈胜的看重,首先要讨好朱房、胡武两人。如果他们看谁不顺眼,就会假借陈胜之手,将他们除掉。久而久之,陈胜这个王,便不再有号召力了。

接着,是能力问题。陈胜虽然有舆论宣传意识,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军事能力。因为,不管舆论制造得多么好,在绝对实力面前,还是难以抵御的。秦军章邯不是真正的主力,但是依靠一群劳役犯,就把这群农民起义军,摧枯拉朽般地打败了。

没有能力,就没有资格领导其他的起义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人人都可以成为王侯将相,又凭什么让你陈胜来领导呢?

最终,陈胜死在了车夫庄贾的手中,从称王到死亡,仅仅六个月。

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的事迹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以至于汉朝建立之后,一直都派了人去给他守墓。

因为,对于刘邦来说,他的政权合法性,恰恰就建立在秦朝政权的不合法性。而陈胜,是第一个捅开这张窗户纸的人,所以必须要守护起来。

【触类旁通】

萧何:看懂权谋,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员工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微信公众号:jishengwh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相关文章

  • 陈胜:看懂舆论,自下而上地抗争 | 史记

    陈胜:看懂舆论,自下而上地抗争 | 史记 历史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产物。而当下的每个人,又即将...

  • 《自下而上》和《史记》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27#上周五,跟同学聊天,三个小时。谈职业规划,中年危机。七月以来,我已经进入有意识、有目的...

  • 苟富贵了,能勿相忘吗?

    上学时学的《史记··陈涉世家》节选,里面陈胜和同乡伙伴约定苟富贵,勿相忘。之后怎么样了? 按《史记》的说法,陈胜发...

  • 陈胜吴广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这是史记中对陈胜吴广的简单介绍。大家都知道,陈胜吴广最后起义都...

  •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古代至理名言是陈胜说的。那么,陈胜是谁呢?据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泽...

  • 陈胜为何一定要除掉吴广

    《史记》曾言:“苟富贵,勿相忘。”晚秦年间,陈胜、吴广愤而起义,虽两人生死之交,历经无数威胁,然事成之后,陈胜却决...

  • 略读《史记》(三十)陈胜、吴广

    18陈涉世家 陈胜 字涉 吴广 字叔。两人都是河南的平民。 陈胜年轻时给人种田,休息的时候,经常跟大伙说,将来不管...

  •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陈胜

    《史记》之陈涉世家记录了年少的陈胜发誓:‘’富贵之后朋友不相忘’’,朋友不相信他能有富贵的那一天,陈胜叹息没人...

  • 虚无阶级

    虚无阶级 史记上写陈胜当王前与穷伙伴信誓旦旦:苟富贵,勿相忘。当王后,穷伙伴慕名而来,陈胜翻脸不认,吩咐手下乱棍打...

  • 陈胜起义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陈胜起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发生在秦末的一次农民起义,领导人是陈胜。这次起义规模非常大,《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胜:看懂舆论,自下而上地抗争 | 史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th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