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偏远的小地方,有个村子叫白云村,村里有个村民叫白先福。
白先福的妻子秀芝娘,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儿。她一共生下四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小名叫秀芝),老二也是女儿,过了几年,又生了两个儿子。
不幸地是,两个小儿子在闹饥荒时都饿死了。
村里有传言说,就是因为秀芝娘太好吃了,有一口东西都糊到自己嘴里,所以两个小儿子才会饿死。
女儿之所以没被饿死,是因为稍大些,知道抓东西朝自己嘴里填,饿急眼了,随便弄口野草、树皮啥的嚼嚼咽下去,都能填填肚子。
两个儿子太小,还没有自己觅食的能力,大人给一口饭就吃,不给就只能饿着肚子。
所以有人就断定是秀芝娘太好吃了,不然,自己咋没饿死?偏偏饿死了最小的两个儿子?
儿子是白先福的伤心往事。他常常刻意忘记自己曾经有过两个可爱的儿子,终日沉默不语,只做好份内的事。
但是,要是秀芝娘或者谁惹了他,那可不得了,他发起脾气来,房顶都能被掀起来,吓得别人大气不敢出一声。
02
过了几年,日子稍微好了一些,白先福开始四处寻医问药,给秀芝娘调理身体。他想再要个儿子。
根据祖辈的经验,女人只生到四十九,过了四十九,腰身就干了,生不出娃娃。秀芝娘那时已经四十八,快要不能生了。
白先福带回成包的中药,用两个砖头支个简易小灶,把中药放在小铝锅里,兑上水,小铝锅放在砖头灶上,点燃柴禾,慢慢地煎熬。熬好后,亲自端到秀芝娘面前,看着她喝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秀芝娘还真在四十九岁那一年的冬至,给白先福生下了个儿子。
孩子生下来不大,才四斤九两,瘦胳膊瘦腿的,脸皱得像小老头儿一样。
但再瘦也是儿子啊。白先福高兴坏了,给儿子取名叫白平安,希望儿子可以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
自从那年连续失去两个爱子后,他脸上第一次现出了笑容,话语也多了,脾气也温和了。偶尔,秀芝娘对他有什么意见,熊他两句,他也装没听见。
家里有只老母鸡,以前下的蛋都是拿去集市上,卖了换钱。平安出生后,不卖了,全攒着给秀芝娘吃。秀芝娘吃了鸡蛋,化成奶水,就等于儿子平安吃了鸡蛋。
白先福干活回来后,就坐在床边,看着儿子吃奶,很是享受,目光里全是温柔。
有时,他想抱一抱儿子,手刚一触碰到那软软的小身体,又缩了回来,他不敢碰,怕儿子不够瓷实,碰坏了。秀芝娘笑他熊样,一个大老爷们儿,连个娃娃都不敢抱。他也不生气,就嘿嘿地傻乐呵。
出了月子不久,孩子出了疹子,浑身上下都是小点点。
本来就瘦弱,现在又出了疹子,把白先福急坏了,找了赤脚医生来看。
医生看后,说是没大碍,但是切忌不能出门,就在家里养着,避免着凉。
白先福当然是按照医生的吩咐做,让秀芝娘啥也不干,连饭都不让做,每日就坐到床上搂着儿子。
03
那个时期刚好是社会主义大集体阶段,村里的地还是在一块儿种。
没化肥,农村的庄稼都长得瘦弱,急需要营养,光靠村民、牲畜产生的粪便不够用。
城里人不种地,每日吃喝拉撒生产的屎尿没有用处,就直接倒在臭水沟的淤泥上,看着很肥壮。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城里人就把他们生产的粪便卖给农村人,与农村粪便比起来,被称为城粪,意思是城里的粪。
一般都是在冬季去买城粪,买回来后,晾晾晒晒,等到来年春播时刚好派上用场。
这一日,白云村生产队安排白先福去城里买城粪。
之前,买城粪是另外一个村民的活,那个村民刚好在城里有家亲戚落脚,可以省下住宿费。今年,这个村民有事了,无法进城,只能另安排他人去。
要去的城市距离村子有几十里路,交通不便,去要半天,回来半天,又要寻找、比较、挑选、讲价,一来二去的,要好几天时间。
那时,分粮食要靠在生产队挣工分,生产队安排什么事,就要做什么事。
白先福看着儿子平安的病情挺稳定的,交待了秀芝娘不要带孩子出门吹风,又交待两个女儿有什么事要帮助娘做,就出门了。
04
白先福出门的第二天,生产队饿死了一头牛。
那天下午,队上安排几个劳力,在村里的空地上支起一口大锅,劈柴禾,烧热水,准备把死牛宰了,剥皮、清洗、卸块,处理好后按人头分给村民们。
那年月,人们能有饭吃就不错了,基本上吃不到肉。
眼看就要有肉吃了,还是牛肉,村民们都很高兴,都围在那里观看,说说笑笑的,像是过节一样。
秀芝娘听秀芝说村里正在宰牛,望了望怀里的婴儿。儿子小眼睛骨碌骨碌地看着她,还冲她咧了一下嘴——笑了,看着精神很好。
这时,秀芝娘把医生和她男人的嘱咐完全抛在脑后,满脑子里只想着新鲜冒着热气的牛肉。
她把儿子用小包被一裹,也不用布条系一下,就下了床,抱着儿子看宰牛去了。
这还是儿子出生后,第一次被抱出去,婶子大娘大嫂大姑大奶的一见到,都围了上来,掀开包被,你看一眼,她看一眼。
大家都说,秀芝娘,这孩子被你照顾得真好啊,你看,眼珠滴溜溜的,小脸蛋红扑扑的。
秀芝娘听了夸赞,也很高兴,还把儿子竖着抱起来,让大家看清楚点,孩子的上半身的小包被不时松下来,秀芝娘就用手随便掖一掖,继续跟大伙儿聊天,看热闹。
直等到牛被宰好,剥好,处理好。出来时太阳还高高的,现在已经落山,村民们已经点上了煤油灯,她才抱着儿子回家。
那天夜里,孩子就起了高烧,冷天寒夜的,也没去请医生。
第二天,也没去请医生。那时医疗条件差,农村的更差,婴儿若是得了病,尤其是发烧,多半都治不出来。
第三天的夜里,孩子就没了。
村里老人说,孩子是被血星子扑到了,按照当地迷信的说法,婴儿是不能见血腥的,宰牛这样的事,血星子大,抱孩子去看是不好的。
05
白先福回来后,只知道孩子莫名其妙地起了烧,然后就没了。
他没有怪罪秀芝娘,他知道孩子本来就有疹子,经不住起烧。他觉得这就是他的命——命里无子。
那年头,孩子没了,一般人家都是用麦秸杆一系,胡乱朝乱死岗子一扔。
白先福心疼小平安,特地选了一个向阳的地头,亲手挖了一个小墓穴,把幼子安葬。
偶尔,他会坐在那地头默默地抽上一支烟。
至死,他都不知道秀芝娘抱着孩子看宰牛这一出,没一个人敢告诉他。
注: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