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家和学校离山地树林很久,山岗不高,但草木在人未打扰的情况下很是茂盛,幽深的山谷里有各种小动物,最让人惊奇的是能发出各种悦耳叫声和各种美丽翅膀的鸟儿。
当时,电视里有一档国外引进的《动物世界》栏目,由著名播音员赵忠祥配音,我们知道了这个星球上从森林、海洋到沙漠还有许多无人到达的地方生活着许许多多物种繁多的动物,随着后来长大才知道这是宇宙造化的神奇,生命是个奇迹,人类科技再发达也还没有制造生命的能力。
在我小学的操场上,我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课间最感兴趣的是盘旋在简陋校舍上空的一只鹰,他飞得很高,巡视着它的领地,我们当时玩的游戏叫老鹰捉小鸡,小伙伴们议论它是不是要抓地上的小鸡崽呢?
爸爸妈妈在工厂里的车间里上班,厂房是用当地的一种泥疆石和水泥盖的,屋檐下有很多缝隙,成了小麻雀们的巢穴,麻雀的蛋是带有麻点的,很快就孵出小麻雀了,有不老实的小麻雀飞出草窝来,被叔叔阿姨们捉到就送给我玩成了玩具,当然第二天它两腿伸直死翘翘了!它是野性难驯的一种鸟。
我对鸟的兴趣 一发不可收拾,我想养鸟、驯鸟,让鸟成为我的朋友,为此用工厂里有利条件,一种劳保塑胶手套和农村同学交换,他们给我小鸟儿,而我给他们手套,手套是用废的,大概可以做皮筋吧,小学时我的农村同学大都穿着打补丁的裤子,学习成绩大都不好,而且有一股野性,打架是能手,就象那些小麻雀一样,让老师头痛,我曾经和一个农村同学交过手,他力气不大,但耐力特强,打个一个课间没分胜负,当然后来又成了朋友。还有许多农村同学也是很朴实的,我想起他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我长大后能平等待人也是从那时起培养的,我想,因为我们是同学。因为农村同学的帮助我养过各种各样的鸟,因为父母反对,偷偷养,从未成功过。我养过一只翠鸟,羽毛可漂亮了,不敢带回家,把它养在一个铁管里,第=天发现它已成了蚂蚁们的食物,我养过纯黑翅膀的鸟儿,我养过灰翅膀的鸟儿,我养过花色翅膀的鸟儿,它们的叫声各异,我叫不出学名。只有一只小斑鸠养的时间最长,大概有一个月,可能喂食不当,它可能撑死的。可是它们给我带来了童年的乐趣,现在只能对他们说声对不起了……
上中学时读到一篇《鸟的天堂》的课文,写的是南方大榕树上众多鸟类栖息雀跃的情景,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多彩多姿生机无限的鸟类世界,有一天,我要去旅行,去寻找鸟的天堂……
直到有一天我的同学带我翻越了几座山岗,路上,有一只五颜六色羽毛的野鸡从脚下飞起滑向远处草丛。我们找到了一大片松树林,鸟儿们发出各种此起彼伏的鸣叫,我们用搜索的目光发现树上有大大小小的各种鸟窝,有用树枝搭建的,有用草编织的,多年后看到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居然是受它们的启发,由衷地感叹鸟儿们的聪慧。在那个少年的下午,那个幽深的树林里,我们穿过长着杂草的山间小路,抬头随处可见的鸟窝,调皮的我们用石头试图把鸟窝打下来,找里面的小鸟和鸟蛋……有一位同学在路边的矮树鸟窝里找到了几个绿色的鸟蛋,他把他揣兜里带回家了……在那个鸟语花香的下午,一群少年无忧无虑的游荡,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那一刻我们似乎是回归从林的小兽。
找鸟成为我的童年乐趣,中学我听同学说村庄边有一群沙燕窝,放假我摸去准备捉一只雏燕养着玩,我一去,好壮观的景色,整个一座沙石山,大概是采石场留下的,布满了沙燕的窝,一个个沙洞,里面铺着草,或者有蛋或者有孵出的小燕,那些沙燕铺天盖地的飞进飞出,外形和家燕差不多,似乎略小,附近就是稻田,各种蚊虫是它们的食物,我兴匆匆地掏了几个鸟蛋,捉了只雏燕回家养,当然不久又死了。可是我见到了沙燕的天堂,它们真的幸勤又忙碌。
因为爱鸟,爱自然,所以经常跑上山玩,有一次看完了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记住里面的一句对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数一下可以知道自己活多久"于是乎放学路上和另一位同学躺在松树林底下,远处有一只布谷鸟在叫"布谷、布谷……"真好听,数了多少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只布谷鸟的叫声不急也不缓象生命的启示进入我的灵性之中了……
关于鸟的记忆太多了,后来我长大后终于实现了养鸟梦,在屋顶上养了一群鸽子,每天飞出去飞回来,却不再有小时候那种感觉了,鸟儿是属于天空大地的……
在工业不发达的时代,鸟儿总在不远不近的和人类在一起,它们希望成为人类的朋友,而人类过度工业化却在抛弃它们,甚至把它们当成盘中餐,生态的和谐一旦破坏,我们还能感受清新自然的生活吗,不能,因为自然是万物生长之母,我们理当尊重自然,爱护大自然。
写此文时,我正在因肺炎疫情封城的武汉,工作之余,出来散步,路过郊区一片树林,里面栖息了成千上万只黑色小鸟,群飞雀跃十分壮观,齐落在冬天的枝头就象一片片树叶,飞起的时候就象天边一片深色的云飘过,叽叽喳喳的声音好象在谈论人间的事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