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形右道上的乡城

n形右道上的乡城

作者: 你我星河皆沧溟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1:37 被阅读9次

文/郭兴聘

一辆车,一辆不知从何处驶到这里的公车,就如同漫漫黑夜里惊现起的一道明光。这道光射向远方,直腾腾地不容得一丝商量。它好似一把利剑,携带着千钧的雷霆之力刺向那万里无边的长空。转瞬之间,万物生灵仿若都才从梦中惊醒一般。世界在人们的眼中,都是朦朦胧胧、大约还没睡醒的样子,一种懵懵懂懂的模样和姿态。渐渐地,一层淡淡的薄雾缓缓散去,一派奇异的使人过分受到惊吓的景象便出现了。一个为人们所不能视听的异样,就这般悄无声息、淡漠黯然地来了。

公车在此处停下的一瞬间,仿佛周围的风都暂时止住了自身前行的脚步,屏住了自己自然进行着的呼吸;所有的气息都已然不在,像散落在大地的尘埃一样荡然消失了。这辆车吸引了可数却无数的事物的目光,在那一刹那。风未吹走它那连绵不绝的长烟,袅袅而上,飘拂又飞扬。很快,几乎是一念之间,车门就被打开了。在死死地沉寂了数秒反似几个世纪之后,公车开始下人。一个、两个,一群,一片。不知多久以后,当阳光逐渐照耀到地面之时,从车上下来的人,所有人便围成了一个永远无法测量其周长哪怕是半径的圆,一个大到不可思议却小到无故可怜的圈子。圆形人阵现出了一个缺口,飞速之间人群流散,众人不知归处。外围的生灵被吓得呆了,都开始直直地发愣。后来,它们想到--那当中到底是藏了多少不知名的怪物啊,被拥挤、受压迫,却仍旧怒骂嬉笑的生物标本。时间的永恒之光在那一刻,任意时候均浮现于天际,与参天树齐高,如一根石柱。

就好似某位异域作家笔下的环形废墟,无名的人们和一些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不俗人物都在其中走着,走着,来回又穿梭。在一处玫瑰色的街角,那里有一座由数条通幽小径铺就而成的花园。某个落拓却并不羁的外邦少年,此刻正站在毒辣而温存的太阳底下,七彩的光使他难以辨别方向;这时,一把挂着骷髅头、宛如海盗船形状的匕首朝他飞射而来。那时快,少年急忙撤退躲避,不曾想那如花絮似的强光居然使他晕眩。少年被眩晕了,他在几缕不觉滋味的淡幽玫瑰香水之中不陶醉的沉迷。

一条宽窄相当的大路,布满了无数使人悸动又望而却步的荆棘,一丛似春日里那般姹紫嫣红;一团如别致工笔画,轻描淡写,盛装素颜之下肉骨俱佳。这条实在又不凡的路,因其状如n,在一个不知其来历的号称传教士的异国人提议之下,当时的人们便将它称作n形路。于是,这条原本并无名字的大路便以n形路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其实,那时候人们并不懂得这个n所代表的意义,然后他们就问了那个传教士;而他也无言语,只是异常缓慢的好像不流利、乃至被阻断的用炭笔在地上写了一个n。此后,这里的人们才清楚了他们家乡的名字长得一副什么模样。恐怕,这也是轮回的定数。这个地方之所以被叫做n,或许正是它之前的际遇甚而命运的血液所决定了的。自始以来,住着形色众多之人的n形路就是由两条隔山相望的小道组成的。一条在左,一条在右。从开始之日起,这两条道上的人便未能有过一天的安宁。他们之间势同水火,非但决不相融,倒我活你就死。左道恰同它后来演变的意义,这条道上的大多数人都不务正业,整日蝇营狗苟、游手好闲。右道中人倒是平凡无奇,与外界其他之所概无差别。可是,这左道中人怎能放任右道直行奔走、不偏不倚呢!就这样,他们在内部资源消耗殆尽之后,便迈开了向外围进军的步伐,从三五成群逐渐万箭齐发。于是,危乎悲哉,一张厮杀喋血的画卷便展开了。不知过了多久,这幅遭受血泪浸洗的画被一个叫做因心的人给裹上了。左道上的不正之徒得到惩戒,右道产生的损毁被修护转化。从此,n形路上再无风沙尘烟,直至牵挂的红尘到了天涯的尽头。n形路,这里既是因心的家园,也是感恩的圣地。永不消逝的传奇,如一面迎风摇荡的旗帜,飘啊,飘……

忽然,一阵断续的悦耳之声传来,我仿若正从睡梦中被唤醒一般。我徐徐地睁开眼睛,初见明亮的它不时适应性地眨了眨,直到逐渐明晰。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了一个正在吟唱的老者,他拄着一根不发亮的乌黑竹杖坐在石阶上,苍白的须发与满是褶皱的眼帘渐成了一道风景。我知道他哼着的这支小曲儿正是一首在当地流传已久的歌谣。灵光一闪之后,我才发觉了自己的存在以及来到此处的目的。我是一名流浪歌手,为生机所迫沦落至此。或者为了给自身营造非凡的光圈,慰藉一下那颗日渐凋零的心,我也可以就着“体验生活”甚至“采风”的名义,回归自己以往作为官方文艺工作者身份四处招摇撞骗的本真。可惜,这时的我已经变傻了,此等厉害精妙的无上绝招再也不会使用。转瞬之间,那位唱歌的老者就已然消失不见。他老人家莫非随着悠扬的乐曲婉转而行了?我不能下此结论。随后,在我轻摇着头准备立即折返之时,我的耳中出现了这样一段声音:年轻人,我未竟的事业就交给你了。n形路上有着太多太美的歌谣等着你去采集,快快上路吧,莫再停留了。话音刚落,我便再次转过头去,可是眼前只有风,它吹得更柔了。

从此,我便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民谣采集者。

这里便是n形路吗?我的心问着自己。我望着眼前不同的风光,它竟是那般的明亮而使人心醉。此处就是我的领路人,那位老者所说的n形路。这边是左面,难不成就叫左道!可,这左道除了漫天遍野的花草及其中间的一条小路以外,便再无其他了。令人感到难解和不安的是,这里竟然没有一个人。后来,当我沿着一片必经的湖泊去到右道上的时候,那里的人们告诉我,左道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没有人居住了。n形路左右双道,如今实际上只有右道还保有古时的气韵和风情。接着,在n形右道中人的邀请和要求之下,我便不无烦忧地留在此地了。

当我真正进入到这条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说的道路之时,才发现此处乃是一个有些不同寻常的乡村。确切地说,n形右道就是一个城中村,或者采用某种留有余韵的说法--城乡结合部;它其实只是一条带有指引作用的路,已选择而未走完的路。这座位于n形右道上的乡城此刻正在我的眼中,粗略看来它究竟与别处不同,就比如它下面那个地方。不知为何,霎时我的脑海之中出现了一辆公车,车上熙熙攘攘的人来来往往。突然他们与我一样,齐声喊道,去去就来。

来去?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我许久,自出生到现在;或许在今后的岁月中它怕会一直陪伴着我了。说实话,我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而来,又将怎样离去。实际上,我相信问那些与我有着相同经历的人他们极有可能比我都更为无知、无感,这是我极为肯定的一件事。记忆中,在一片漆黑里间杂着几点白星的画面,我似乎还能记起自己在那时那地所发生的一切。而这所谓的一切其实竟只是一种感觉,自我体内尚未完全麻木的神经所感知到的一些觉悟,超脱精神,不论肉体。我莫是被一阵来源于平地的飓风给席卷起来了,眨眼间便看见许许多多的人横七竖八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随着风力的加大,周围所有的人都不由得呈现出了一种令我更摸不着头脑的姿态。这场平地而起的狂风,要比来得太快的龙卷风更具神秘感和不可知性。我和众人皆被飓风卷起,这种状态已然久到离谱,可比这还要没谱儿的是,我们自身至今都不曾有过一次觉察。风卷,让我等无法抚摸她的脸,更为可气、可怜,她的眼神也不能看见,那一面启明星似的折射出的长短波光。转瞬之间,后来我们便被这风遣送回了故乡,那个最初的方向,来时的地方。

我如被蜜蜂蜇了一样蓦地一下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发现里面居然住着一道小桥,幽绿中泛白的水经它上方流过,轻轻地、柔柔地,好似刚才走过姑娘花房的明艳。可即刻这水便突然加大,一时变得难以控制;水愈发急且猛,很快,我心里的那座小桥便变得摇摇欲坠,如同破碎的山海一般风雨飘摇了。不知不觉间,我被睁开了眼睛。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原来就站在一座庞大又密集的立交桥上面。这是哪里?我自己独自一人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这里,然而却并不知晓此处究竟是何所在。这何尝不是一个笑话,如若它能成为一个笑料,我自己此时恐怕早已泣不成声了。沿着黑夜之中的星途,终于,莫言疲倦的我回到了落脚之地,自身足以立足的地方。

不错,像梦一样我回到n形右道,抑或是再次回归了这条道。接下来,我在几名当地人的推荐和指引之下,开始在一个秋意渐浓的傍晚和某个早春的清晨来到一处不高不低的山丘眺望。这里没有远方亦不存在所谓的向往,于是默默地我便只好眺望n形右道,远远地望向自己脚下亦是心中的乡城。乡城如同一个融合了湘西和塞外风格的小镇。虽然这里没有雉鸡和神巫,也没有大漠长河;但是此处确是兼具了二者的长处,仿若一根贯穿北中的丝线涂抹了特制的色彩。远远望去,乡城之上的那一块由不同形色和材质组成的罩幕一览无余,自然而然地被天空尽收眼底。而在那一张斑斓的幕布之下,尖塔和平底楼房竞相耸立。

渐渐地,一声约摸前世目见今生却毫不违和的汽笛响起,来自不同地域和天宇的光,包括人间的灯光都开始发亮。就这样,所有的灯都亮了。很快,乡城仿佛成为了一道天上的街市,在地上街灯的闪耀之下,云的下面便是它的上方。啊,望着零星散散却渐成一片光色海洋的淡黄和橘绿灯光,我不禁像个多情而敏锐的行吟诗人一样,发出了一句无法用耳朵听闻的感叹:在你温柔的背后,是我难以眷恋的时光。在乡城奇妙愉悦的视听空间里,绝不让自己轻易沉醉的我独享起了一道玲珑又宏伟的精神盛宴;随后我咽下了几片小菜,清香而悠远。不由自主地,在下面的日子里,我便开始真切并深入地了解这座乡城的人们。经过灵性的捕捉加之精良测验,我发现这座数百年屹立于天地而不倒的乡城最大的本质特征是,纯朴。这一特性即使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了被它哺育长大的居民身上,可其他方面也能反映。纯朴的乡城人啊,如若能够,我想所有的灵长都愿意终生立于n形右道之上抑或两旁。

后来,在一次极为偶然的机遇之下,我发现在n形右道的尽头居然有着一道巨大无比用坚硬沙石堆砌密封而成的堤坝。这道堤坝长高相等,宽为其一半。它就像一条伸直而起的巨龙,起来的那一时刻,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城和北戴河都为其擂鼓助威。这道堤坝就是万千个戍卫边疆的将士,守住了乡城用时间和智慧凝聚起来的奇观;但它也像一道绝佳的天然屏障阻绝了此处与外界之间的往来,即便是空气和水也难以渗透半分。花落去时的无可奈何,换做孤雁斜斜地飞进来。

在n形右道的下面,一片磅礴的现代都市群正与乡城相对。“一时双璧吗,莫是辗转千年?”不得而知的我凭物联想道。这片都市群似乎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其实它并无特别必要讲述。但为了对心中的这块圣地负责,我这个过客必须要将这段时间以来的观察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都市群与其他同类并无异样,无论是由内到外,或者任意一个方面,皆无不同。原先并未实地勘察的我就是这样认为的。可在乡城中唯一一个去过外地的“叛徒”向我讲述他的感受之后,我便不顾乡民们的极力劝阻,义无反顾地去到了现代都市,那个他们口中绿花般的世界。后来,站在都市群边缘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前,望着它那过分明亮而晃眼的灯光,最终我得出了一个有价值的实质性结论--这个都市与其他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奇幻性。对的,这片都市群就是一个奇幻的世界。不仅是它的外观,而且就连它的内体也足以使人产生一种如入奇幻世界的感觉。这并不是错觉,更不是幻觉,它就如同一个实实在在成立的梦境一般。不错,我只有把它称为梦境,才能使我这受过科学理论武装的头脑体验到真实,而不被欺骗甚至于玩弄。于是,我不禁心想,这个奇幻的都市实在吗?实际上,这实在令人不解,也并无解。

忽一展望,此时已是一个雕栏玉砌已不在、未见朱颜的场景,现在已然是两百年之后了。不久之前,一股强劲到从未见过的巨大力量硬要实现它不无偏执的个人意志--将n形右道上的乡城与那片现代都市群融合,并对外宣称这是大势所趋。对此,乡城和都市群的人们倒是极为罕见的,应属首次达到了一致认识。他们的共识是,这绝对不可能。如果非要强制,那就两败俱伤好了。自然,此后外部便展开了行动,在愈加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起初决不屈服的市民便毫无骨气地屈服了,向这股势力递交了投降书。而乡城的人们呢,这伙乡民一开始便对外部的险恶用心洞若观火,他们知道其目的无非是让这个辐射范围在整个地区首屈一指的都市群将乡城也吞并。可偏偏,n形右道上的乡民们愣是不让他们这一诞生至今已达数百年之久的理想实现。你们的梦想是不会成真的,决不;简直就是妄想,痴狂的野心家。此后,这伙可亲可敬的乡民们便在一群旨在保土安民的志士带领之下,加入到卫护这座乡城的伟大而艰巨的战斗之中。如此持续了三十年。整个过程就是一部史诗,可歌可泣,永远值得被赞扬和称颂。不过,令人不甚满意和唏嘘的结局是,乡城最终仍然和都市群融为了一体,变成它的一部分。好在,总有一点明光使人心中一亮--二者相互影响,纯朴、奇幻交相现世。

一时间,仿若回到了很久以前,那是我们开启这个美丽世界大门的日子。接着,在一处极具慢镜头拉长价值和必要的时空,两批不同却逐渐变化为一群的少年坐上了一辆来去穿梭多回的公车。公车路过都市之时,一批古朴淳厚的少年下来了;而到达乡城之后,一批充满阳光般朝气的少年也接连下车。他们望了望眼前这一切,身体直立,心儿在飞呀,飞向那片湖泊一旁的n形右道。

“啦,啦啦,啦……”这时邻家的少女在门前唱起歌,歌声勾起了我这个耄耋老人久远而明晰的回忆。

相关文章

  • n形右道上的乡城

    文/郭兴聘 一辆车,一辆不知从何处驶到这里的公车,就如同漫漫黑夜里惊现起的一道明光。这道光射向远方,直腾腾地不容得...

  • Rolling The Polygon

    Rolling The Polygon 题意:一个n边形中有一个随机的点x,然后将n边形绕n边形的一个顶点开始旋转...

  • 现汉和引论

    现代汉语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 ①左形右声,这类最多:河、梧、锡、堆、挑、谈、惜、肝等。 ②右形左声:都、切、劲、攻、...

  • 打印三角形 打印九九乘法表 打印水仙花数

    我自己写的示例: 直角三角形:左高右低 左直角 效果图: 直角三角形:左高右低 右直角 效果图: 3.直角三角形:...

  • 右值引用、std::move()

    参考文章 模板参数的右值引用形参 当函数是一个模板函数的时候,当他的形参是右值引用的时候有如下的不同: 传入左值,...

  • 乡城之旅

    2018年5月20日,开始旅行。 我们去的是甘孜州乡城。 快要回来的当天,一起看到了双彩虹。 在海拔4700+的山...

  • 乡城随感

    结束了四年的学业,在那列熟悉的列车上,踏上了回家的路。和往常一样,车厢内的环境依旧拥挤,幸好我也早已习惯,一路上摇...

  • 乡城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话无多。 长者亲戚出门迎,回头不知谁与谁。 高速疾驰三千里,八尺道路冰封雪。 门前老树有枝...

  • 乡城记事

    (一) 已是接近黄昏,霞光开始慢慢的消褪,夕阳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狗子割了一大捆猪笼草背在肩上,看上去显得有些吃力...

  • 《你好,乡城》

    我奔跑在长路上, 叫上泽仁一起追逐梦想。 文明在桑披岭寺绽放, 艺馨捧挂医德高尚。 蓉园里充满了奶香和酥油茶,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形右道上的乡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br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