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场

作者: 一粒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22:08 被阅读0次
红楼梦一场
所以千紫万红终让梅花为魁,殊不知并非梅花来的早,竟是“洁白清香”四字是不可及的了。

红楼,不过梦一场;一切皆有因果。谁又得一世安宁,道不清的都是牵连。来时无路,去亦无路,但愿看开时,勿念勿挂。

起初不信命,后来随了命;原以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却不料因此误了无数人。

曾经的我以为,林黛玉是红楼女主,一身清新脱俗,满怀文采,上得贾母宠爱,下得宝玉纵容;虽患者“公主病”却也着实有“公主命”;不幸的遭遇,开挂了似的人生。可却只这样的她,为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掉下无数的泪。这一哭,就是一辈子的事;可却在得知宝玉要娶薛宝钗为妻后,竟再也不会流泪。我想,真正的心死,定是不用眼泪来表达的。我笑林黛玉太懦弱,也笑她想太多;我大概根本无法理解一个没了至亲,还得寄住在别人家的女孩,还能跟谁诉说心里的那些尴尬,大概只能强颜欢笑。

最后领盒饭的薛宝钗,我却对她慢慢失去了耐心。曾经是多么灵活乖巧可爱的懂事女孩,放在现在大概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可最后还是被世俗化了!看到有评论说,从一开始,她本是想着能进宫当妃子的,却在不得意之后退而求其次地想嫁给宝玉。许是我眼拙,倒没读出这层含义。只是觉得她比年龄相仿的黛玉他们,未免过于成熟。环境真的是挺能影响一个人的,摊上无能的哥哥,却又没了父亲。但凡懂事点的都想挑起家里的大梁,可却偏偏是女儿身。其实最让我心痛的是,当薛姨妈问她是否愿意嫁给贾宝玉冲喜的时候,她却嗔怒薛姨妈这种事都是听父母,何须问自己的意愿。最后,她成了别人眼里最懂事的宝丫头,却葬送了自己的一生。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一个到处是漏洞的豪门。你说是到底懂事好还是不懂事好?

其实,个人挺讨厌贾宝玉的,什么“吃红”啊,也太没男子气概;不过打小就在女人堆里长大,也是会被同化的。还是觉得大事面前有所担当的,而不是只会哭哭啼啼,毫无主意,才叫男孩。并不是我把责任都推到男孩子身上,只是觉得有什么能力就得干什么事。男孩子骨头都比女孩子的硬,何不好好当个英雄呢!不过当他义无反顾地出家的时候,又觉得他还是有点追求的。大概是被宠坏了,没了约束吧!

做人就得学着刘姥姥这样,既能阿谀奉承,却也有情有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出,确实是笑料不断,试想有点尊严的人都不会去干这种事。但也觉得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人家都七老八十了还去“搞外交”,也是被迫无奈,而且人家还不是空手去,那些个“绿色瓜果蔬菜”也是她劳作的。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看人家,活得多逍遥自在,该劳动就去田里;该休息的时候就带上孙子“搞外交”。对比贾母,只能说各有各的活法。你有钱,我可以不顾舆论和你往来;你落魄,我不会无情忘意。你说到底谁活得很明白,倒也是这些劳动人民,知来之不易的缘由。

假亦真来真亦假,故事是假的,道理却是真真的。

相关文章

  • 读读闲书

    《红楼梦》实是梦一场,噩梦一场.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

  • 羊太岁语录209(评红楼梦)

    红楼梦散随风扬,闹哄哄,人间一场。

  • 万物为众生所用,非众生所有

    红楼梦一场,无人逃过劫难。 繁华落尽,病的病,死的死,走的走,散的散……一部《红楼梦》,一场人生的演绎,一部《如花...

  • 日更306天红楼梦引‖2022.10.24『红楼梦中的名场面』

    #红楼梦引# #红楼梦#中的大雨名场面# 87版红楼梦里,有一场下雨的戏,拍的是贾宝玉挑逗金钏儿被母亲王夫人发...

  • 《红楼梦》第五回

    人生像一场春梦,一切都是空的。 《红楼梦》第五回是《红楼梦》的总纲。因为借助贾宝玉的一个梦境,预示了《红楼梦》主要...

  • 2018年5月书单

    《我跑步时谈些什么》 《且听风吟》 《解读 红楼梦 的禅文化》 《缘来红楼梦一场》 《李叔同说佛》 《心外传奇》 ...

  • 红楼梦一场

    初读红楼,迷迷糊糊。 再读红楼,似懂非懂。 三读红楼,恍然大悟。 红楼梦,红楼梦一场,四大家族的梦,宝黛的梦,曹氏...

  • 红楼梦一场

    所以千紫万红终让梅花为魁,殊不知并非梅花来的早,竟是“洁白清香”四字是不可及的了。 红楼,不过梦一场;一切皆有因果...

  • 红楼梦一场

    《红楼梦》是以梦幻开始,所有经历只不过是一场梦。曹家从发家到抄家为同一场梦,梦见了荣华富贵,等到醒来小米饭还...

  • 红楼梦一场

    晨读《红楼梦魇》,大学时在西大图书馆读到小时候的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直觉把握,曾让我赞叹不已,小爱玲一定灵气十足。...

网友评论

  • 卢沟晓亮:红楼梦前80回是曹公亲笔!后四十回是高鹗、程委元续写的。两部分不是一样的风格。我感到曹公笔下的人物是反对父母之命、追求自由的恋爱与爱情的;在高鹗笔下却变成了要听从父母之命才确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了。我个人觉得,如果后面还是曹雪芹写,他终究是想打破落后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而高鹗续写的版本恰恰是要盖住这样的反抗和抨击,维护封建制度。个人看法,欢迎交流!
    卢沟晓亮:@绿藜 无视深夜,细读不厌!你总结的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高鹗没有曹雪芹的家庭背景和心路历程,自然写不出曹那样的主旨,写的不一样恐怕是必然!
    一粒老师:@卢沟晓亮 其实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没敢看后四十回。想了很久才继续看下去的,个人觉得应该和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吧!因为只看了一遍多,也没有细细地深究,所以个人看法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只觉得这是一本让我愿意无视深夜,细读的书 。
  • aa11d90105ee:故事未必假,道理似真亦假

本文标题:红楼梦一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is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