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也承认我不是什么大咖,思考的深度并么有超过大多数人,有时还总是想着想着就串了,想到一些相关性不那么强的问题上去。
那天听老李校长的公开课,总有人崇洋媚外说美国的教育有多好,或者单纯的喷美国的教育有什么不好,有点脑子的人应该都明白什么事情不是单纯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的,美国的教育大致分为三层。底层的蓝领教育、中层的素质教育和高层的精英教育。培养出的人也是有不同的用途的。
蓝领教育也可以称为工业化教育,培养的人群主要是穷人的孩子,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听话、能做事,根本不需要思考,只要好使就可以,就像是工业化流水线上的产品,都是同质化的。
素质教育面对的主要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属于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的目的更多的是会思考,能做事,能够讨人喜欢,律师、医生、职业经理人都属于这个阶层,无论是有多么优秀终究是在为人打工,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为他人提供帮助来换取报酬。
精英教育才是面对真正统治阶层的后代,这些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负责任,对自己的行为、决策、选择、言语负责任。多以对于这类人,相比课本上的数学物理,公开演讲、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来的更为重要。
所以人和人的差距从小就已经有了,就好像同样一台电脑,有人是win98的系统、有人是WinXP、有人是win10,庆幸的是预装的系统虽然不一样,但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给自己升级操作系统。升级系统的过程痛苦和复杂只有真正升级过的人才能体会。
我们从小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但却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以依附的心态受教育,却要以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目前的市场上需要大批量的有素质、有特点的年轻人,但传统教育培养出的只能是蓝领工人。
反观自己还不是一样,从小娇生惯养,没有自己的核心能力,来回来去跳槽五六次,其背后的原因只是在逃避问题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贝思科真的是让我收获很大,之前总是觉得可以当领导层,但是任务压到自己身上发现自己胜任不了,这才老老实实的回到原有的位置继续修炼。
好在在中国阶层还没有固话,我们还在高速的发展,每一个努力的年轻人都有无限的可能。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也是很重要的,日本有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被称为穷忙族,每天从早忙到晚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面对生活真的是无能为力。越是占有的社会资源少就越不敢放弃眼前的存量去追求增量,个人把自己活活困死了。
由教育分层能体会到的,每个人都活的不轻松,不得不努力生活,为的只是保证自己不掉入穷忙的陷阱,这又有点想球球大作战那款游戏,每个人都是危险的,不管你是多大的球球,总有人虎视眈眈的看着你,时刻准备着把你吞并。所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致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