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0岁农民不打工,庙里全职读书13年,村民疑其精神失常

40岁农民不打工,庙里全职读书13年,村民疑其精神失常

作者: 霍天_0906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8:30 被阅读0次

从2006开始,江松庆便在村口的山庙里读书,每天11点上山读书、练毛笔字,晚上十点多下山回家,连续13年基本没有中断过。(图片署名: 东方IC)

因为长期看书不出去打工,只是农忙时节做点农活,村里人都怀疑江松庆有精神病,村民小组长还曾要求江松庆到县医院检查身体。母亲还请来“驱邪”的老人,郑重地给他做了两场“法事”。(图片署名: 东方IC)

江松庆是江西省婺源县甲路村人,他从小成绩优秀,但是家里穷,初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打工期间除了寄回家里的和生活必须,剩下的钱基本用来买书。老师说:其实手机就可以赚钱,互联网就是一个暴利行业,这块蛋糕非常大。很多90后,50多岁的网盲,运用互联网工具复制,粘贴,两三个月就月赚2万多了,半年就5万以上,一年至少月入10 万以上, 时间越长收入越高,简单易学,人人都可以做,月入十万赚钱行业,如果你想月入十万 , 改变你的人生方向,彻底改变家族命运!胃心号(衣舞久耳一巴士舅舅漆我)【备注:创业】

在2003年年末,25岁的江松庆干脆回家开启了专职读书的生活。在家里读书,却多有闲杂的干扰。于是,2006年,江松庆将村口的毓秀庵选作读书的理想场所。(图片署名: 东方IC)

从自己家走到山庙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这段路却是江松庆最放松的时候,远离村里人的目光。江松庆回家读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喜欢读书,觉得上学的时候读的少。如果你不想打工,如果你遇到挫折和瓶颈,如果你不想用自己的青春成就他人的梦想,我愿意帮助你改变你的人生方向(图片署名: 东方IC)

刚返乡读书的时候,二叔三叔碰见他一次就劝一次,父亲气得将他逐出家门。在外工作的弟弟一年会寄三五次钱来。(图片署名: 东方IC)

他把钱几乎都用来买书,几年下来,光买书就花去了1万多元,而其他方面没有什么生活支出,手机是哥哥赠送的,衣服是洗得发白的,烟酒等“奢侈品”更是不去沾染。(图片署名: 东方IC)

“只要你坚持,没有人能让你自卑。”江松庆渐渐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有两个外地的退休干部上庵登高,见他静心读书,一番交淡之后,发问的老人拍手赞道,真是状元之材。(图片署名: 东方IC)

除了读书,江松庆热衷于写诗、书法、篆刻。他的卧室兼书房的板壁墙面上贴着多幅个人书法作品。江松庆非常清楚,自己并不是躲藏在古文书籍中的弱夫,该出手时会出手,闭关读书只是为获得更多更大的正能量。(图片署名: 东方IC)

相关文章

  • 40岁农民不打工,庙里全职读书13年,村民疑其精神失常

    从2006开始,江松庆便在村口的山庙里读书,每天11点上山读书、练毛笔字,晚上十点多下山回家,连续13年基本没有中...

  • 文章选题好坏是写文章的前提

    老街讲写作: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在科学研...

  • 张载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 一生,娶两个“女人”

    农民 农民在岭南 种下粮食、光阴及生命 一万年前,从山腰到山麓 劳动被深信不疑 宁愿做个农民 在陪葬了亿万年的土地...

  • 互加计划,书写村小神话

    两年前的今天,这就是一个马上就要关门的学校。 农民进城打工、撤校并点、村民跟风似的把孩子送进县直学校,3000多口...

  • 疑与不疑

    文/南塘小苑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胡适谈读书与做人》 做学问与学习,需要严谨的态度,不能...

  • 叛道

    一 我从小就生活在长安城外的这座小破庙里,庙里还有一个老和尚,老和尚说我是他捡来的,对此我深信不疑。 十八岁那年,...

  • 暧昧

    W,女,今年46岁,无业,全职家庭妇女,留守老婆,其老公常年在外打工,除了每个月按时把打工的收入寄回家外,就是每年...

  • 关于“三变”的思虑

    关于“三变”,其目的让农民长久致富,如期脱贫。实现“三变”的路径又是多样的,模式也是可以不同。总之让更多村民...

  • 《菜根谭•上卷》八十九、舍己勿处疑,施人勿责报

    舍己勿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舒之志多愧矣;施人勿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要做自我牺牲,就不要犹疑不决,犹疑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0岁农民不打工,庙里全职读书13年,村民疑其精神失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qi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