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的家(二)

作者: 天籁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6-08 05:10 被阅读0次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晴

2009年的暑假,爸爸妈妈、姐姐和我还有我爱人和老公公,一行六人坐火车去山东。

老公公一起来,因为老婆婆刚去世,可以出门散散心,二来老公公特别能干,只要有他在,出现什么问题都不怕。从黑龙江坐火车去山东,从西到东走了山东全境,特别绕远,好处是便于携带各种物资,不算爸妈往山东快递的包裹,我们六个人每人都是大包小裹。

为了方便老人,我们托人买了相邻的比较好的铺位。吃饭时火车的餐桌小,我们就用自家的小板凳支起带来的面板,摆上自带的熟食、罐头等,场面煞是壮观,看得周围人连连称奇。

下火车时已是晚上,大哥提前雇的车来接我们。又坐了三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六姐和大哥一家已等候多时。我和六姐毕业十四年了,第一次重逢,欣喜之余觉得百感交集,我们做了邻居,可以经常见面,感叹命运的安排和缘分的力量。


和六姐重逢,最多的是回忆大学时光。初入学都有一个必经的仪式就是认老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初来乍到,看到老乡确实格外亲切。

从老乡相处真能看出地域特点。我们学校,来自外省的学生比较少。有的省,老乡见面吃顿饭,就没有下文了。后来知道,有些人就是想看看,学弟学妹中有没有心仪的目标,如果有,继续联系,没有就拜拜了。

山东老乡却显得格外亲。他们经常组织联谊活动,男女生按照年龄认了兄弟姐妹,谁有困难,大家一呼百应,帮忙想办法,看得我们本省的学生直眼热。

六姐有个同专业下届的妹妹,经常来寝室找她玩。两个人躲在帘子后面唠个不停,用我们听不懂的山东话。以前认为山东在北方,山东话能听懂。但是当她们聊天时,一句也听不懂。那时候我就羡慕会说方言的人,不像我们东北人,虽然普通话标准,但是谁都懂,一点秘密都没有。

六姐后来跟老乡大哥谈朋友了,就是我们的六姐夫。六姐夫比我们高两届,毕业后,两个人鸿雁传书,每周在固定时间,都通长途电话。

大学时代在众多同龄人中单单选择一个人做朋友,是感情更是缘分使然,恋情单纯而浪漫,感情基础也特别牢固。


旅游业兴起,山东打出“好客山东欢迎您”的口号,实在是太符合山东人民的性格了。一到山东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了当地人的实在和热情。

大哥提前刷了房子,看起来干净又亮堂。屋子虽然不算大,但格局板正,功能完善,老两口住起来很舒服,我们过来住也方便。

六姐经常邀请我们去她家吃饭。她特别擅长做面食。每次包饺子都要给我家送一盘。买了新鲜的水果和菜也经常送过来。

为了让我们快速融入,六姐两口子每天晚上都领着爸妈去休闲广场。晚上当地人都出来活动,做健身器材、打球、跳广场舞,或者坐在大树下聊天,好不热闹。六姐为人热情豪爽,人缘特别好。她逢人就给爸妈介绍,很快我们就和当地人熟悉起来。

由于这里环境好,有很多像我爸妈一样从外地来养老的人。有一对哈尔滨老夫妻,年龄比我爸妈大一些,他们两家互相照应,后来相处久了,感情很深。

当地的赵大爷和大娘跟爸妈很投脾气。大爷的儿子在新加坡当船长,儿子媳妇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后来老两口也信仰基督教。他们喜欢我爸妈,就动员他们也去教堂参加活动。爸妈特别高兴,四个人相约一起去教堂和参加小组活动。有活动时,爸妈吃过早饭,背着书包下楼,大爷大娘已经在楼下等候,从楼上看见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背着书包,携手参加活动,那画面真是特别美好。

有一年我在中考前提前去了山东,正好赶上端午节。妈妈没包粽子,我却吃到了四份不同口味的粽子。有六姐家的,有哈尔滨刘大爷家的,有当地赵大爷家的,还有楼下毕老师家的。

爸妈在我们老家有一些老朋友,但是跟邻居相处不多。没想到客居山东,却结交了这么多好朋友和好邻居。我真是特别为老两口高兴。

我和姐姐每次回去,都能遇到当地人给我家送土特产的,新鲜的海鱼、地瓜干、花生、苹果、无花果等。六姐把单位分的罐头也拿给我们,爸妈让我们带回去一些,带着这些上路虽然辛苦一些,但心里特别甜。


妈妈以前话不多,自从去了山东,她的性格竟变得热情开朗了;在家时冬天外面天冷路滑,不怎么出门,在山东,外面不冷,空气也好,爸妈经常出门锻炼,腿脚越走越有劲,人比以前更有活力了;妈妈有点干燥症,唾液少,爸爸有气管炎怕冷,山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他们的身体特别有好处……

客居山东没让他们觉得寂寞,却找到了家的感觉。当岁数越来越大时,我们不放心,开始劝他们回去,爸妈总说舍不得这里,能动弹就多住几年。到2018年夏天,他们一共住了九年,超过了当初的预期。


爸妈不在身边,有时候会特别想念,我和姐姐每次去探望,也是颇费周折。我们也经常探讨,把他们送得那么远到底对不对,如果当初我们没有那么冲动,想得多一些,或者他们稍一犹豫,这件事可能就办不成。好在天随人愿,爸妈接受了我们的安排,结果比我们当初的设想还要好,一切正应和了“福人居福地”和“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从哈尔滨到山东往返的近十年,我们见证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日新月异,也顺路成了旅游消费者中的一员。心境与眼界都得到开拓。人在旅途,辛苦劳顿在所难免,但乐趣与收获也是宅家者不可能体会到的!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在山东的家(二)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晴 2009年的暑假,爸爸妈妈、姐姐和我还有我爱人和老公公,一行六人坐火车去山东。 老...

  • 在山东的家(一)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我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我睡着了,看到的还是生活中的人和场景;我做梦了,有时感觉比现实...

  • 在山东。

    在智能手机占领我们生活的今天,手机随时随地在记录我们吃过的美食,和朋友的聚会,聊天截图,和某一次旅行。同样,在这次...

  • 当哈士奇误入狼群,结果惊到我了!

    二哈,提到这类神奇的生物,大家想到的就是,它会拆家,它很二。 但今天我们要看到的这头二哈却是与众不同。 在山东德州...

  • 山东要申建日韩自贸区,制造业获益首当其冲

    2019关键词:申建中国(山东)自贸区 2019年2月13日上午,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开...

  • 寒假第二十七天!大年初八!

    今天返程山东,早晨早早把两个孩子叫起来了,装好东西!跟奶奶、大伯一家、二伯一家一一道别!邀请他们有时间来山东玩儿...

  • 姑娘,你们那里没有男人了吗

    1 我五叔家的二弟妹,娘家是湖南的,人长得挺漂亮,说话和气。当年与二弟在山东打工,认识几个月,两人相恋,未曾通知她...

  • 山东在东

    山东在东 文/ 左岸春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陵绝顶...

  • 在路上,山东

  • 我不在上海的这几天(一)

    上海 临沂 K172 五哥家在山东枣庄,四哥家在山东临沂。我还没决定好先去枣庄,还是和四哥一起去枣庄。后来,我约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山东的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yc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