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是那个群体中的一员,也许不是,但那确实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受害者群体——遭受过原生家庭负面行为模式毒害者的群体。
当然,所有的父母都有不足之处,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错,但只要他们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而且不会对孩子造成重大心理阴影,这样的家庭还算不上有负面行为模式的原生家庭。
只有那些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且始终支配着孩子生活,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原生家庭,才算有负面行为模式的原生家庭。
好好想一下,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没有谁是这个受害群体里的人,如果有,那就真的需要高度重视了,要找到原因,掌握方法,积极去解决既有的影响,否则,无论是谁,都无法走出痛苦的阴影,得不到真正自由的人生!
那么,这个受害者群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过去究竟发生过什么难以启齿的故事,到底如何解决一直令他们痛苦不堪的问题呢?
这就是苏珊•福沃德博士所著《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要告诉我们的,全书聚焦的是“有毒”的父母和“中毒”的我们。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书籍,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做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伤害了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
同时,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一味控诉各类问题父母的罪责,而是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对策和方法,让那些受害者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关于问题方面,作者梳理分析了七种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模式和家庭体系产生的原因,具体为如下七种:
一是关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行为模式;
二是关于不称职的父母的行为模式;
三是关于操控型父母的行为模式;
四是关于酗酒型父母的行为模式;
五是关于身体虐待型父母的行为模式;
六是关于言语虐待型父母的行为模式;
七是关于性虐待型父母的行为模式;
关于对策方面,作者提出了勇敢面对、正确归责、不必原谅、逃出自我惩罚、懂得自我界定、学会爱、做自己的主人等观点,同时还教给读者诸如“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愤怒转化”、“写信”、“角色扮演”、“小组练习”、“与父母对峙”、“就将来与父母的关系做出决定”等具体的做法和策略,非常实用。
而且,作者还从打破旧有的家庭模式、保护我们自己的孩子角度出发,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最后,在全书的尾声部分——放弃斗争——也是我最喜欢的那一部分,作者又给出了更加高明的终极策略,既精彩,又深刻!比如:
“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这种抗争。”
面对无法改变的过往,“我们应该去做些更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执着于改变难以改变的父母。”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有毒父母问题的本质是他们不会爱。”
……
总之,如果你喝了原生家庭的毒,请你务必认清:错不在你!但需要你正确认知、积极解决,相信每一个受害者都能更好把握过去和现在与父母的关系,重新找回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