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习 惯

8、习 惯

作者: 锋言峰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21:33 被阅读0次

前置思考

请阅读关于戒烟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位有烟瘾的女士,想吸烟时,用跑步这个好习惯,来分散想要吸烟的注意力。坚持久了,她不但成功戒烟,同时养成了跑步锻炼的好习惯。

科学家对她的大脑进行研究后发现,吸烟的旧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已经完全被新模式取代。

虽然这位女士看到烟的时候,大脑中和吸烟有关的区域依然活跃。

也就是说,大脑依然在制造让她吸烟的冲动,但这个区域有了新的活动,正是这部分活动使她抑制住了自己的行为。

大脑的这部分新活动,随着这位女士自律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Q1:什么是习惯? 

A:

1、习惯,是指:

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或是态度、思维和性格的某种特定的重复倾向。

请注意,习惯包括思维习惯,不仅是行为习惯。

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每天都在上演着几百种习惯。有调查表明,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

比如说,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刷牙、穿衣、吃早餐、驾车上班。

比如说,我们怎样分析问题、怎样思考、怎样与朋友、同事交往。

2、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是习惯的差距。

好习惯铸就成功。

比如说,19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家萨拉萨蒂,曾被媒体称为天才。对此,萨拉萨蒂回应说:

“天才?37年来,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有人叫我天才?”

每天14个小时的练习习惯,成就了萨拉萨蒂。

相反,坏习惯则可能毁掉一个人。

张飞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但有一个习惯很不好,喜欢酗酒,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用鞭子抽打下属。

结果,在一次醉酒后,张飞被手下的两个小喽罗范疆和张认所杀,壮志未酬身先死。

Q2:怎样培养习惯? 

A:

1、认知培养好习惯的时间周期。

已经养成的习惯,执行起来毫不费力。但培养新的好习惯,需要理性干预,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依托较高的自律水平。

这个培养过程,难度并不小。一直养不成阅读打卡、早起、健身好习惯的人,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关于习惯培养的时间周期,有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这个时长区分是否精准,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个体差异很大,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不会遥遥无期。

同时,以上时长的数量级,可供我们参考,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保持耐心。如果超出很多,我们也可以总结经验,提高我们量化反馈的能力。

通常来说,习惯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刻意,不自然”。

你需要一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是“刻意,自然”。

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不经意,自然”。

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也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

如果跨入此阶段,习惯已大概率培养成功,但仍然需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厌倦了这种习惯。

2、认知培养好习惯的辅助方法。

如果要培养好习惯,首要就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要养成这个好习惯,你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越合理,越符合你的价值观,就能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克服养成新习惯的困难。

当遇到挫折时,想起目标时,也更容易恢复勇气,激发我们的逆商。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之所以养不成好习惯,首要原因就是决心不足。而如果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做,没有坚定信念,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决心。

当你产生足够的动力后,接下来就要根据习惯养成周期,针对性设计预防方案。

多数人在这一点上思考不足,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不足,3分钟热度过后,就很容易偃旗息鼓。

预防方案设计的总体指导原则就是,量化反馈和循序渐进。

刻意、不自然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最容易失败,容易出现3分钟热度。这时你可以参考微习惯,采取类似以下的做法:

①把习惯行为的时间和步骤拆细,例如每天读一篇词条并写100字评论。

②降低习惯门槛,先易后难,降低要求,完成胜过于完美。

比如说,写作力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读书笔记只要能写出来就可以,例如300字;接着尝试遵循写作流程,再谈语言流畅、言之有物,最后谈深刻、文采和创意。

刻意、自然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打破习惯。这时你可以:

①行为模式化,把自己习惯行为的时间、地点和动作步骤,固化下来。

比如说,每天临睡前读15分钟书,划划重点,做做批注,到了阅读打卡截止日,再将重点和批注,转化成为一篇读书笔记。

②设定例外规则和弹性机制,让自己偶尔可以光明正大地破坏规则。

比如说,某天因为加班临睡前没读15分钟书,可以第二天早上或者晚上补这15分钟。

③设定奖惩制度,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一些好处或者惩罚,让自己有行动的力量。

比如说,坚持阅读打卡30天,奖励自己一顿美食等。

比如说,你如果喜欢打游戏,要养成7点早起习惯。如果早起,可以奖励自己打5分钟游戏。

不经意、自然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你可能会觉得没有干劲,或者厌倦了。这时你可以:添加一个新变化来重温,花样坚持。

比如说,以前是慢跑现在改为快跑,以前是一个人跑可以改为两个人跑,以前是沿着操场跑,现在可以在小区跑。

比如说,阅读打卡,以前是摘抄好句并评论,现在可以改为概括书本内容并评论,下阶段可以联系学习生活工作实际评析优缺点。

你还可以参考精读上的文章写,或者找几位你喜爱的作家,模仿这些作家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

除了根据习惯培养所处阶段,设计对应预案外,还可以在培养过程,采用类似以下的方法辅助养成好习惯。

①把它大声说出来,借助外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赫勒法则,指的是,当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绩有人检查的时候,会加倍努力。也就是说:没有有效的监督,就没有工作的动力。

当我们的意向,受到公众图论或公众监督的制约时,我们往往感觉从前未曾有过的高度责任感。

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告诉他人自己将改掉习惯,来帮助自己坚持下去,而不轻易就放弃。

阅读打卡督促,起到的就是类似的作用。你还可以把你的且标,告诉你的好友,让好友一起来监督你。

②记录下前进的脚步。

研究发现,把自己的打算记录下来,将有助于我们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将它们变成现实的机会也会增加。

③增加提醒频度。

比如说,在镜框上贴一张小纸条。这样,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你便会得到它的提醒,让自己再一次注意到自己的目标。

类似这样的辅助方法,还有很多,抛砖引玉,读友们平时可以留心收集、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方法。

3、认知改正坏习惯的辅助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会产生坏习惯?

通常来说,坏习惯的产生,有自身和环境两方面原因。

①自身的主观原因。

从正向来看,缺乏足够有动力、能激励自己的目标。因此,就很容易放纵自己,随波诼流,难以自律。

从负向来看,坏习惯的坏处,通常并不会立杆见影,马上对我们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即便知道是坏习惯,其实心里并没有真正重视。

②受环境的影响。

这里的环境,包括家庭、朋友、社会风气等各种大大小小环境。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朋友圈的水平,来判断一个人的水平。意即:你就是你朋友圈的平均水平。

这个判断很粗糙,但不无道理。你如果有一堆有各种坏习惯的朋友,你也很容易受到传染。

其次,我们要接纳坏习惯。原因在于,越压抑,越改不了坏习惯。

和负性情绪类似,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也可以称之为“次人格”,都反映着自己的深层需要。

简单直接压抑坏习惯,只能一时取胜,日后它还会发起攻击。这就好比弹簧,你越压抑它,它反击的力量就越大。

比如说,许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整日沉溺网络,要么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爱,要么就是学习压力太大,双络就成了他们发泄的一个出口。

需要爱,需要应对学习压力,就是网瘾学生的深层需要。这些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简单强制禁止上网,效果很差,甚至会越演越烈。

比如说,你因为需要赶报告开起了电脑,但面对着电脑,你却一个字也不愿意敲。一会打开娱乐新闻,一会查看社交网站信息。

直到时间过去大半后,你开始强烈地谴责自己,发誓再也不做这些无聊的事了。但过了一会儿刚写几个字,你又开始刷网页了。

出现这个问题时,你可以尝试换一种思维视角。仔细聆听,你就会发现一个声音在呐喊:整天做令人烦躁和劳累的工作,我太需要休息和娱乐了。

这就是“次人格”对你的关心和帮助,而面对它的呐喊,你可以告诉它,自己一定会找个时间休息和娱乐。但此时此地,你必须先把手头的工作完成。

那么,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分心的想法,不再纠缠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诺。

只有当你理解、接受了自己的坏习惯,真正的改变才能发生。

第三步,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改掉坏习惯如此之难?

原因之一,就在于大脑已经形成了习惯回路。

习惯是一种本能反应,已经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一旦养成坏习惯,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导航”,毫不费力地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这个坏习惯。

原因之二,大多数人难以做到自律和坚持。相关词条中已做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步,我们要用新习惯替换坏习惯。

习惯不可能根除,但能被替换。

在改掉某种习惯之后,必然会产生某种必须填补的空白,这个空白要用好习惯来填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一个坏习惯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又接踵而至。

比如说,前置思考中的戒烟案例,用跑步替换吸烟,坏习惯更容易改。

当新的习惯形成后,伴随着新习惯引发的一系列行为,就会变成一种本能。

也就是说,简单直接抑制坏习惯,往往难以生效;而培养一种新习惯,满足我们心里的真正需要,对于坏习惯的依赖就能降低,从而逐步替换坏习惯。

在词条的最后,要强调的是:习惯对于我们极其重要,就在于它能够自动自发地执行。

每天我们的大部分行为,都由习惯控制。很显然,如果是好习惯,就能不断创造价值:如果是坏习惯,就会不断当弱价值。

一正一反,影响显著。

后置思考:

①如果1个人能养成100个好习惯会怎样?如果是300个会怎样?

②你身上有哪些坏习惯?你要怎样开启行动,替换这些坏习惯?

相关文章

  • 8、习 惯

    前置思考 请阅读关于戒烟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位有烟瘾的女士,想吸烟时,用跑步这个好习惯,来分...

  • 习 惯

    谢谢蓝天,谢谢白云 谢谢阳光,谢谢雷电 谢谢风,谢谢雨 谢谢树木,谢谢花草 谢谢河流,谢谢村庄 谢谢黑夜,谢谢蝙蝠...

  • 《习 惯》

    夜晚的钟走的很慢. 不知为何.似乎在偷懒 看着书中的波澜. 想着电话那头的人和谁的晚餐 不见的思念让我无法睡眠. ...

  • 习 惯

    吃完饭,习惯性地来到办公室,今天与往常不一样,我又开始动笔了。算一算,已经差不多半年没有写随笔了。不是我不想写,只...

  • 习 惯

    《原则》第四章一一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中提到一点“善择你的习惯”。"习惯是由大脑底部的基底部核驱动的,那是一块高尔夫...

  • 《惯习》

    习惯了一个人的走路 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 习惯了无端开始的习惯 你的出现 扰乱了一切的习惯 习惯...

  • 习  惯

    据说坚持做一件事情三个月你就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个好的习惯应该被坚持下去,可是我好像丢了曾经坚持下来的某个...

  • 习 惯

    我们所到之处 今后不再有脚印 寻访的人有闲 行者已过千重山 你所有的经历都有目的 只是当时惘然 任一个遇见 都是世...

  • 习 惯

    写于 2010-09-24 08:17 人人网 来广州这么久了,我才发现我的生活中少了一样东西——习惯………………...

  • 习  惯

    2017年1月17日,回茂名鳌头老家携母亲去湛江吴川的姐家作客,在老家时,我习惯摇一下家门囗的小水井,希望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习 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oz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