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疫苗免疫依然是防止生猪发生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然而猪场一直免疫接种,疫病却有增无减,死亡和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免疫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结合一实际免疫失败案例,提出一些避免免疫失败的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2018年4月,河南兰考一基础母猪600猪场,产房部分仔猪突然发病,体温上升、精神萎靡、发抖、运动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等症状。猪场兽医师将病料送相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为猪伪狂犬阳性。
因发病仔猪集中在产房的某一个车间,其他车间仔猪未发病。在调查发病原因时发现,该车间防疫员在给仔猪滴鼻免疫时未按照滴鼻免疫要求进行操作,在滴鼻过程中,仔猪因有异物进入刺激黏膜多有打喷嚏或挣扎等动作,使疫苗没有完全被吸收或只有少量吸收。据该场场长统计,本次发病仔猪死亡170余头。
问题反思:现阶段养猪行情低迷,定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在出现如此失误。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应是该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硬件不够,执行到位来凑。在免疫操作中,操作人员要有责任心,讲究科学,不随意行事。
正确操作:众所周知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滴鼻免疫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两小时即可建立起猪只的粘膜免疫,抵御野毒入侵。疫苗经稀释后,使用专用滴鼻头,用连续注射器滴鼻,在足够的压力下保证疫苗均匀的以雾化的形态喷洒在仔猪鼻粘膜内;对仔猪滴鼻时,将仔猪保定好,鼻孔呈45度向上,滴鼻头紧贴仔猪鼻孔一次用力推注,滴鼻完成后稍停留片刻,不要让小猪低头,防止漏液并有助于疫苗被充分吸收。


本文来源于网络,由昆明丹奥兽药有限公司技术部整理,仅用于知识传播、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