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变困难为课题

变困难为课题

作者: 双月芽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12:59 被阅读0次

中原焦点坚持分享第1288天 20200917

面对困难,不纠结,不犹豫,不探究原因——焦点解决心理治疗,重在建构解决之道。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有这么多孩子,每个孩子都提升,才会有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对于一些进精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该怎么做呢?我想同桌合作读书是不错的方法。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让同桌用右边同学的书,你一句我一句朗读课文三遍。上一个孩子没读,下一个孩子就接不上去。所以另外一个孩子就成了这个孩子读书的驱动。我一个老师管不了这么多孩子,但同桌之间就成了1对1的监管和推手。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还要和时间连在一起。

同桌就是一个比赛团队。在读书任务下达之后,哪个团队先完成任务,就以站起来的方式告诉我前两轮任务已经完成。站起来,是进入齐读环节的标志。

陆陆续续的,孩子们站起来,带动身边更多的孩子站起来。不同同伴之间就是彼此的加速器。

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看到自己面对的困难,然后动动脑子花花心思去想如何做,同时积极的落地践行。事情虽小,但是做成之后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再比如今天我们学习《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如何感受主席的品质?

我先让孩子找一找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在陪伴主席时遇到的困难——就是如何让主席更好的休息。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做的事情是让在主席休息房间周围劳动的乡亲们请到别处去。

面对同样的困难,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呢?主席把警卫员请到别处的群众再次回来;不仅如此,主席还让警卫员给群众泡茶水;同时毛主席不顾身体疲劳和乡亲们一起推碾子。

面对同样的困难,不同的人选择解决的方案和实践会不一样,这很正常,正如毛主席和警卫员。

孩子们就发现了警卫员他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做的当然是无可挑剔的。但经过比较,孩子们也发现了,毛主席不管什么时候都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此时毛主席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不仅仅是在这个故事里做的一件小事——小中见大,更是在孩子们脑海中屹立的高大形象。

“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习近平主席)

上面这句话是今天我在学习强国习近平主席文章中读到的。这句话也启发我在今天的课堂做以上的探索。

“变困难为课题”,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

相关文章

  • 变困难为课题

    中原焦点坚持分享第1288天 20200917 面对困难,不纠结,不犹豫,不探究原因——焦点解决心理治疗,重在建构...

  • 高莉校长课题故事中的“变”

    高莉校长课题故事中的“变” 作者 异点红 说到“变”,您会想...

  • 困则思变

    中国对房产市场的调控至今仍未现松动迹象。“高烧”的房产市场并未冷却。多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未来调控会更...

  • 困则变,变则通

    生活不如意,很烦恼,总会遇到麻烦问题,老是不顺。 这是自己的业障。忏悔,坚持功课,行善积德,另一方面,转变自己负面...

  • 困则思变

    漫长的酷暑,每天上午都感觉自己再也熬不下去了,心累身困,好想放一天假睡一个无忧无虑的懒觉。其实,这一天忙的事并不算...

  • 困则思变

    如果不改变自己,这一生将是平淡无奇。我实在是不甘心,让家人跟着自己过清贫的日子。人如果甘愿平庸,一辈子浑浑噩噩过去...

  • 绝情

    不知情者难为情困,不知亲者难为亲生,宁结明王不动根本,舍弃情丝遁空门。知我者,我为之倾心,不知我者,我不远何从? ...

  • 话梦情说

    酒意微醺留困意,斜卧床榻慢入眠。 梦醒时分缘已尽,恨有心生难为情。

  • 点读《困挂》

    点读《困挂》 点读《易经》困挂,见困思变。子曰:“困,德之辩也”。 坎下兑上,泽水困。困挂位于升挂之后,升...

  • 如何开心做课题

    胡新颖老师说过,把困惑变问题,把问题变课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课题研究动力的路径。 这就像孔子所说的那种“不愤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困难为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hl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