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仰

作者: blueMononoke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9:13 被阅读69次

很多国人说信佛,也说相信鬼神的存在,也许这只是一种害怕的想法,觉得世上有比自身力量强大很多物质的存在。

信佛之人,如果每天供一朵花,一杯清水,一枚鲜果,于佛翕前,合手拜一拜,已是有佛心。而如果有只是因为偶有私事,为考试、为工作、为其它,有求而拜,这并不是信佛,只不过是有事相求,给自己一个安慰。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其实每一天都是一场修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

信与仰

那何为信,何为仰?

信而存,仰而敬。

古人也敬畏天和地,所以古时皇帝自称天子。又因农耕文化而敬畏土地,祭祀社稷,社,土地神,稷,五谷神。

基督教相信上帝的存在,耶稣就是他们的佛,连口头语都是my god。虔心者每周日都去做礼拜,或在家中虔诚祷告的,也有很少去礼拜,遇事偶尔去求一求的。虔心者吃饭前会祷告,临睡前也祷告,祷告已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而不是只想去求什么。他们也会时常去教堂忏悔,反思自己的种种,如同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凡人很难有此境界,能想到要省自身已是不易了。

今日有雪,却不能在雪下漫步或蹦跑,身不在而神往。

信与仰

有时候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才有一种特定感,但有些非必要。

一直对红楼梦里的一段话有印象:“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狠,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

这段是写宝玉身穿素服,偷偷带着小厮茗烟溜出城,去了清水庵。他是去祭金钏。因他而跳井的丫头。

黛玉说这番话,是说宝玉何必跑去城外才祭,只要心诚心意到即可。宝钗为何不答?因为她不赞同,但宝玉是认同黛玉的。

传古时有一位解脱和尚,出城讲佛,回寺路上,到了要供奉礼佛的时辰,却还在郊外,可是没有香如何供佛呢?这时空中有个声音说,你的双手就是最美的花朵,身体是最好的供奉法器,只要心诚,哪里都可以拜。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信与仰

专程去拜佛的人,除非心中赤诚,而非仅有所求,才是有心意。既有心意,何在意所在处?

信与仰

眼所至,心所见。

汝所见皆彼,彼所见皆汝所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信与仰

雪也罢,雨也罢,落得苍茫大地真干净。

信与仰

雨下忽见枯荷塘,三两白鹭尚闲庭。

鹭影渡寒塘

此景想到这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 湘云和黛玉各说了一句,也预示了她们各自的命运。

黛玉湘云对诗

只是现在并无“蝉声集古寺”,唯“留得残荷听雨声”。

后记:

其实这一篇的主旨写得不太明确,随心所写了。国内可能是没有宗教,而不是没有信仰。

相关文章

  • 信与仰

    很多国人说信佛,也说相信鬼神的存在,也许这只是一种害怕的想法,觉得世上有比自身力量强大很多物质的存在。 信佛之人,...

  • 《 仰 信 》

    然問何墨花似緣 今留故人 已何方 聽殘夜紅棠痕 思離月 妄英雄無淚 三月長笑 末問幾輪回 煮夢 斟夢 憶十骨飛雪 ...

  • 信  仰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个题目不是要想宣扬什么,或是显耀什么,仅仅是觉得“信仰”这个词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在当今这个普遍...

  • 信 仰

    献给《以人民的名义》 献给那些——人民的警察! 当你决定去承担 就没有了捷径 当你决定去拯救 就没...

  • 信.仰

    信仰是什么。我理解是与心灵的一种奇妙感应。它可以是普渡众生的宏愿,可以是渺小心愿的希冀,又或者是,暗淡迷茫人生里面...

  • 信·仰

    信仰, 不是 让人逃避现实, 而是 让人 更坚强地 进入现实; 不是让人 免疫患难, 而是 让人更有力量 胜过患难...

  • 信·仰

    在我心中 你是一棵参天大树 因为你的伟大 我知道自己足够渺小 如一粒尘埃 若没有你的光芒 我影子足够微弱不见 也许...

  • 信 仰

    时光 熏黑了雕梁画栋 黯淡了五颜六色 却以某种姿势 在心底,凝滞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呼唤着永恒 桌椅,早已 与一切道...

  • 信 仰

    人活着总是需要有信仰的,要不然没有追求和目标,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在哪里?岂不成了一只无头苍蝇随意乱撞啊...

  • 信 仰

    这篇文在犹豫中发表了出来,没有被简叔上锁,能够成功的发表———— 关于信仰这个话题,大概没有多少人有兴趣来探讨,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与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p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