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解读 《反经》
七雄略第十八(下)

七雄略第十八(下)

作者: 容若有然_ | 来源:发表于2020-02-24 10:23 被阅读0次

下:张仪连横

后来张仪为秦国组织连横。他对魏王说:“魏国的土地方圆不到一千里,士兵也不过三十万人,土地平坦无碍,四方的诸侯往来畅达,聚集的人群像车辐集中于车毂(ɡǔ)一样,更没有高山深川的阻隔。从郑国到魏国,只有二百余里,车奔马跑,不等到疲倦就已经到达。魏国南边与楚国接壤,西边与韩国接壤,北边与赵国接壤,东边与齐国接壤。

这种情况下,魏国的士兵只好四方把守,守卫边界守望台和要塞的兵力,就得十万人之多。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魏国结交楚国而不与齐国结交,齐国就会攻打魏国的东面;如果结交齐国而不与赵国结交,赵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北面;如果齐国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魏国的西面;不和楚国联合亲善,那么楚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南面。

这正是四分五裂的态势啊!那些主张合纵的诸侯,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君主的尊贵,为了使兵盛国强,为了显名于天下。如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力图统一天下诸侯的行动,相约结为兄弟之邦,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安定团结。然而即使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还会争夺钱财,何况这些诸侯呢?而你却要依靠虚伪狡诈、反复无常的苏秦所献的计策来保全国家,这明显是很难成功的。

如果大王不向西侍奉秦国,秦国就会发病进攻河外,占领卷、衍、酸枣等地,控制卫国,并夺取晋阳,这样赵国就不能南下;赵国不能南下,魏国就不可能北上;魏国不能北上,那么就中断了合纵的道路。合纵之路一旦断开,那大王想不遭遇危险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如果如果秦国胁迫韩国去进攻魏国,韩国迫于秦国的压力,也不敢不听。秦、韩两国若联盟为一个国家,魏国就会很快灭亡,我为大王忧虑的原因就是这些。

我为大王考虑,不如侍奉秦国,因为只要侍奉秦国,和秦国交好,楚、韩两国就一定不会轻举妄动;没有楚、韩两国的骚扰,大王也可以高枕无忧,国家也必然没有什么忧患。如果大王不采纳我的意见,那么秦国出动军队向东进攻,那时大王即使想去侍奉秦国也不可能了。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是夸大其词,很少有可信之处。他们游说联合一个诸侯国去反对秦国,只是为了成就他自己的封侯大业。

所以天下的游说之士,每天都费尽心机地高谈合纵的好处,去劝说各国的君主。君主欣赏他们的雄辩之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怎么能不被搞得晕头转向呢?我听说,羽毛虽然很轻,但是堆积多了,也可以让船沉掉;再轻的东西,积压太多,也会把车轴压断;众口一词,可以熔金。因此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件事。”

魏王于是背弃了六国的合纵盟约,转头向秦国求和。

相关文章

  • 七雄略第十八(下)

    下:张仪连横 后来张仪为秦国组织连横。他对魏王说:“魏国的土地方圆不到一千里,士兵也不过三十万人,土地平坦无碍,四...

  • 七雄略第十八 (上)

    本章节讲述的是 苏秦合纵,张仪连横。两位能人都曾拜师鬼谷子门下,本事自然不凡,两人使当时混乱的局势发生了战略性的扭...

  • 《反经》七雄略

    《反经》七雄略 【原文】 臣闻: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独理,蓄重不可以自守。故划野分疆,所以利建侯也;...

  • 七绝 . 过铜锣峡

    NO:00549 七绝 . 过铜锣峡 (常将三侠) 铜锣峡口漫尘埃,末世何期旷世才。 雄略偏安图一隅,锁...

  • 华聚商学院

    华堂智者宣扬,聚论雄略篇章。 商策承载天下,学问助推辉煌。

  • 赤壁

    以魏武雄略,何天下三分?赤壁诚难料,天意不由人。

  • 《道光平叛》No.25 大军千里渡荒漠,月黑风高夜,遇贼匪偷营劫

    文 / 文元 编辑 / 夜阑 No.25/第十八章 /1 第十八章 出师:天戈所指,旬日三捷(之一 ) 道光七年...

  • 山洼洼那片苦菜花

    文/修缘 第十八章 霓虹下少年...

  • 早春的问妻 | 雄略天皇

    筐儿,你带着美好的筐儿 铲儿,你带着美好的铲儿 在这山岗上采摘野菜的姑娘啊 请告诉我你家在何方 请告诉我你的名儿为...

  • 《七月半》恐怖搞笑小说018集

    《七月半》第十八集:告别女鬼(下) 一连几天小杰都没有发现女鬼在学校出现,那个女老师听说因头部受伤较重,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雄略第十八(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qm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