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段时间,一直坚持为孩子写成功日记,记录孩子一天或者一段时间的成长,内容方方面面,囊括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只要是今天觉得孩子做事情效率高、吃饭有进步、起床自觉刷牙、不挑食、放学快速写作业、说了一句积极上进的话、或者是情绪不好,能够自己思考。任何话题都可以写下来。但是,成功日记里面不能有“如果你再努力一下就更好了,如果你再。。。就太棒了”这种句子出现,因为这种提要求的方式,会把之前所有的优点、成功之处都消磨掉了。我们阅读的时候,会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但是”上面。
最近几天,我接连写了两周的成功日记,每天大概6-8件,实实在在地记录着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但是,昨天我越写越憋屈,孩子读起来也很抱怨。起因是,周五下午放学,其他小伙伴都在楼下玩耍,他却有辅导班要参加,不能一起玩耍,孩子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是最后还是去写作业,等待吃完饭后去上课。我特意在成功日记里面写到:孩子看到小伙伴在玩耍很羡慕,但是仍然坚持写作业、上辅导班,小小年纪,做到如此自律真的很难得。但其实,我在写这条内容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抱怨,抱怨他明明知道自己的任务,还心存妄想,抱怨他每次上辅导班、上学校都需要我们催促,一点都不自觉,做事情漫不经心。在这时,我发现我对于孩子的抱怨存在已久,只是碍于不能表达,压抑在了心底,但是实际存在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我不说,它就自然而然地消化掉,它只是躲在了某个角落里,犹如一个小火苗等待这一阵风来将它扩散,燃烧。
在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后,仍旧不能控制地对孩子表达自己近期来对他的不满,干脆捋了捋,和他算了总账,此时以往所有的育儿技巧和方法全都被我派芝脑后,我是怎么痛快怎么说。孩子脸上的情绪是变了又变,几次忍住泪,最终张开嘴大声哭起来。说起我对他的不容人,说起在学校的不开心,平时他都是开开心心,满嘴得笑话讲给我听,没想到他心里也压下了诸多不满。所幸我把他抱在腿上,搂在怀里,给他解释学校发生的事情,可能背后的种种原因以及我们如何处理的种种方法,做人不能得理不饶人,但是也不能一味忍让,孩子总是用“我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总是想原谅小伙伴一次,给他一次机会”等原因不去计较,但是,我忽然发现,这种不计较,不是内心真正的淡然,而是我给他贴过了“善良的标签”,他不想失去这个标签,久而久之,内心就会失去争辩的力量。
通过这次亲子爆发,我发泄了近期的不满,孩子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满,所有被我们忽视的坏情绪都找到了出口,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出口。但它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比如我知道了情绪不能靠压制去解决,我们需要探索一个好的出口来发泄。另外,在写成功日记上,孩子明明每天那么多优秀的表现,我为什么非把要关注点放在他做不到的地方,如果我希望他有所改进,可以斟酌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同他交流,良性的沟通永远是化解亲子矛盾的最佳渠道。
育儿路上,时刻保持觉知,时刻在努力。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