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45」读《别想那只大象》

「Day45」读《别想那只大象》

作者: 繁华静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06:38 被阅读0次
《别想那只大象》

2020年09月13日05:37:37

今天阅读的是《别想那只大象》,这本书乍一看书名,会完全不知道书的内容是讲什么。但又不禁联想到了另外一本书《象和骑象人》,因此我猜想书名中的那只大象估计也是一个隐喻。

《别想那只大象》的作者是乔治·莱考夫,他是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被称为认知语言学之父,出过几本有名的著作。

《别想那只大象》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借用“别想那只大象”的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还告诉我们了”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我们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本书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语言的重要性,控制了语言就是控制了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列举了一些在谈话中可以运用的实战指南。

今天的阅读收获是:

1.框架是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结构,也塑造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制定的计划、行为的方式和我们行动好坏结果的认定。框架是属于认知无意识的环节,是我们大脑无意识的访问。

2.不要使用对方的语言,否则就激活了他们的框架,破坏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我们相信的东西。

3.我们只能理解我们大脑中的框架允许理解的东西,如果事实与大脑中的框架不吻合,事实就会遭到忽视、批评或贬低。

4.如果希望孩子生活圆满,就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去寻求圆满的生活,自由是一种价值观。同理,像机会、成功、公平、坦诚交流、信任、诚实和开放的沟通等等,也是抚养式家长的价值观。

5.神经学中说,人们拥有的每一个概念(构建我们思考方式的长期概念),都由大脑突触使之实例化,概念不会因为别人讲了事实就能改变,而必须跟人们大脑里的突触相吻合。

6.正确使用语言从概念开始,概念以框架的形式出现,只要框架有了,时髦话说来就能来。

7.大脑与世界的关系具有反身性,世界通过我们的行为,反应出我们的理解,我们的理解反映出我们自己及他们受框架影响的行为所塑造的世界。为了利用反身性来创造美好的世界,我们需要用新的嗯框架、新的知识形式来理解世界。

8.镜像神经元系统在我们的大脑里运作,为我们带来了与他人建立连接、感他人所感,以及与自然世界联系的能力,它内部有连接大脑动作中心和感知中心的回路,它是我们共情能力的核心。

相关文章

  • 「Day45」读《别想那只大象》

    2020年09月13日05:37:37 今天阅读的是《别想那只大象》,这本书乍一看书名,会完全不知道书的内容是讲什...

  • 《别想那只大象》

    分享一本《别想那只大象》,作者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的开山鼻祖,除此之外,他还是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语言教练。 乔治...

  • 营销IDEA|别想那只大象

    在开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试验。 现在你听我说: 你现在干什么都可以, 不要想一只大象, 别想那只大象, 不要想那...

  • 重建框架《别想那只大象》

    不被别人说服有个方法,建立新的框架。重建因果关系,用一个准确的词描述,再利用媒体传播开来。 比如我爸爸说他说话大声...

  • 别想那只大象——隐喻和框架

    别想那只大象,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操控,而这当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别人采用了两种利器:“隐喻”和“框架”,两者的力...

  • 《别想那只大象》读书笔记

    2022-05-24 23:30:44 认知科学发现,框架具有这样的特点:如果顽固的框架跟事实不相吻合,那么,人会...

  • 第312本《别想那只大象》-听书笔记

    书名:《别想那只大象》 作者:乔治.莱考夫 进度:312本 内容分享 语言的权力,来自于框架。这不是具体的辩论技巧...

  • “别磨蹭了”为什么不管用?

    大脑听不懂“不”语言 如:别拖拉,手别乱动,不要乱动,写不完就别出去玩 实验案例:别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别想一只猴...

  • 1-10-5 兰草香舍第65次作业《别想那只大象 》

    【书 目】《别想那只大象 》【课程领拆】懿琳【上课时间】2018年3月8日 R-重述重要内容 一、框架...

  • 2019-03-08

    我常常想到那只大象,那只在满洲里的席地而坐的大象,可是我们最终并没有见到那只能坐着的大象。我们一路颠簸,筋疲力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45」读《别想那只大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xnektx.html